春节临近,就在市民们东奔西走忙年的时候,一些反扒民警着便衣悄悄出现在市民身边,他们的任务就是专门盯着扒手们的一举一动。
从昨天下午到夜间,早报记者跟随市南反扒队民警们一起上街“巡逻”,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辛苦与神秘。
反扒十年擒贼两百
与反扒队员的“接头”地点定在台东邮局门前马路上。
第一眼见到反扒队的潘警官时,记者很难能将他与市南反扒队的“反扒高手”联系在一起。潘警官34岁,个头不高,其貌不扬,混在人群里毫不显眼。
“我从警已经有10多年了,单是干反扒这行也有3年了,在我手上落网的小偷有两百多人了。”潘警官对记者说。此时,另外五名便衣警察也靠了过来,他们简单地分成了两组,记者跟随潘警官、李警官和张警官一组,在马路上巡视起来(图)。
“马路游神”日行百里
为了不引起小偷的注意,反扒队员让记者跟踪采访时与他保持约20米的距离。在冷风中持续不断地走了一个多小时后,记者感到腿部有些酸软,但看到反扒队员们却一直个个步履稳健。
反扒队李警官打趣地对记者说,“有些不适应了?我们干反扒的天天都在马路上游荡,许多人把我们叫做‘马路游神’。”李警官透露,反扒队员平均一天下来至少要走50公里,一年走的路相当于从北到南贯穿整个中国。
交替跟踪“目标人物”
记者正与李警官说着话,一名“小个子”男青年突然出现在队员们的视野中。“‘目标人物’出现了!”潘警官边说招呼着其他三名队员疾步尾随上去。
只见“小个子”沿着台东三路步行街向威海路慢慢走去,并不时向四处“打探”过往行人的背包。李警官和他保持着约有10米左右距离。“小个子”踱到威海路1路公交车站附近时,反扒队张警官替代李警官继续跟踪。
“小个子”佯装等车,见到有车进站,他立即靠上前准备下手,就在这时,一辆110警车呼啸而过,“小个子”机警地跳出人群跑掉了。“这家伙是‘惯偷’,我们逮过他多次了。”张警官说。
“收获”不大民警开心
华灯初上时,潘警官、李警官和另外4名“便衣警察”在人和路与延安二路的交界处会合。大家交流了一整天的情况,发现都没有收获。
李警官对记者说,最近两个月来,反扒队员的“收获”一直不大,仅仅抓获了两名外地小偷。“最近一段时间,警方加大了对小偷等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原先一些‘活跃’的小偷现在基本绝迹了。”
潘警官说,他作为一名民警,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市民在安全稳定的环境里生活。
动手捉贼 不忘拿赃
“抓小偷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容易。”李警官告诉记者,反扒队员除了要学会在人群中发现目标,还要注意抓捕“技巧”,要等扒手得手后再动手擒获。“人们经常说要‘捉贼拿赃’就是这个道理。”李警官说,两个月前,他们曾经花费一天时间跟踪5名来自内蒙古的扒手,最后直等这伙人在公交车上扒窃得手时候,反扒队员们才一举而上将他们擒获。
逛街抓贼 “丢”了爱妻
正在行动时,潘警官手机响了。“我正忙着,不回家吃饭了。”潘警官说完挂掉了电话。“干我们这行很少能和家人在一起。”潘警官对记者说,“有一次,我和妻子逛街时,恰好发现一名女扒手在偷一名老人的东西,我当场把她擒获并扭送到了派出所,事后我发现,我把妻子给忘了。”
市民要防扒 钱物贴身放
市民外出时应如何防扒?昨天,记者就此向潘警官“取经”。
记者:扒手有没有行动规律?
潘警官:有。春节期间,一些扒手多到商业街、商场、车站、医院、证券交易所、酒店等地活动,出动时间一般在中午和傍晚,市民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最好是贴身存放。
记者:扒手最“喜欢”哪类人?
潘警官:一些把手机随意放在上衣口袋或将皮包背在身后的市民是扒手最“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