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含芳
鹰牌药房是青岛开埠之后最早的一家西药店。开业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这家药房是德国人奥陶•凌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投资5000银元开设的。原址在天后宫附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迁至中山路,改称凌基药房。
既然要介绍西药房,那就要谈一下过去的西药房和今天的西药房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当年西药房的概念、经营都与今天不相同。当年的西药房,是根据病人提供的医生处方进行配药,只卖极少量的成品药,和今天的中药店一样,是按方抓药。所以经营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医学资历和临床经验,以及备齐所有的西药原料。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中药房一样,有储存原料的很多容器。旧社会管中药店的伙计叫“拉药盒子”的,而今天的中药店里仍都有一溜儿大药柜,有放药的抽屉。
当年的西医处方,所开的各种西药原料,不但是外文,而且是和中医的按药方抓药相似,要按所开的原料分量合药。西药房当年都备有量具,店员要会使用。同时医生的处方是否合理、合用,药房应当负责核查。有不合医理的处方,不能配药。否则如出现问题,药房要负一定的责任。为此,店员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药理知识。每当有药方来到,先由店员检看,看不明白就要请示经理。
而今天的西医全是开成药,药房卖的也都是成药,没有按方配药。所以今天西药房的经营者,只要会营销,懂不懂医问题不大。店员更是如此,只要认得药品,懂一点头疼脑热吃什么就行了。现在的成品药,都是按价格分高低。至于某种药,能不能治好病,效果如何?与药房无关。医生今天的责任,也是以查病为主。查出什么病情,就开某种对症的成药处方。相对过去医生本人反复斟酌的原料处方,要简易许多。
笔者认为当年的西医处方,是按病人的实际体格、病情来处方的。药方上各味药的份量,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加减的。而今天的成药,大多是按年龄段来区分用药量,如1-10岁吃一片,或10-50岁吃2片等等。笔者认为年龄应只是参考,还应该按照患者的具体综合情况,来区分药量才合适。今日医生开成药,药房相应卖成药,当然比配方科学简便。另外,由于今日的世界人口已比百年前剧增,今天的药房再搞西药配方抓药,恐怕已很难应付。
1945年,凌基药房加入西药同业公会,后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