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墨西哥参加美洲国家特别首脑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加拿大公司可以参与伊拉克重建合同的第二轮竞标活动。
曾有人断言,战后的伊拉克将是一块“商机无限”的热土。伊拉克战争结束已经大半年了,但是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形势并不容乐观。
资金在美手中中国公司遭排斥
伊拉克战后重建从2003年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世界的商人。但是准备到伊拉克竞标的外国商家都必须到临时当局的下属机构进行登记。
战后伊拉克的招投标活动非常频繁。评标时,伊拉克方面负责技术层面的评标,而联军管理当局派往各个部的高级顾问则负责商务评标,最终需美高级顾问首肯。
美国政府2003年12月曾明确表示,只有来自美国及其61个盟友的公司才能参与伊拉克重建合同的竞标,从而把中国排除在伊重建工作之外。
在招标中,美方可以随意否定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擅自将标授给其喜欢的公司。
中国公司面临的这种严峻形势与战前形成了鲜明对比。战前,我国是伊拉克五大贸易伙伴国之一,中国公司凭着这种优势,每年可获得伊8%到10%的合同份额,但现在已享受不到任何优惠。同时,随着对伊国际制裁的解除,伊市场对西方的全面开放,伊拉克越来越趋向于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中国公司已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在伊中国商人普遍认为,在伊拉克做生意的难度越来越大。
战后伊拉克局势一直未能稳定,美英联军和伊临管会整天忙于围剿和追捕萨达姆残余势力和恐怖分子,根本无暇顾及重建计划,迄今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重建计划。
2003年,伊拉克有关部门和企业也发包了一些项目,但大多数属于修修补补的土建工程项目和零星的设备、零配件采购项目。但这些项目多数是由美英等捐助国出资,由捐助国指定的总包商或当地的分包商执行,中国无权参与竞标。还有些项目,如工矿部所属工厂项目,要求采用货到付款、延期付款、产品偿还等方式,中国公司无法接受。另有些项目投标时间太短(7-15天左右),中国公司很难进行充分准备。
中国个别商家,如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和东方电力公司,由于相关设备在战前已经开出信用证,所以按证发出的货物战后运抵伊拉克,而更多中国公司的业务在伊拉克都陷于停滞,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中兴公司破阻力揽到第一个合同
中兴通讯公司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工作,最近同伊拉克通讯部签订了一个通信备品备件供应合同,尽管合同额只有五百多万美元,但这是中国公司在战后与伊拉克政府有关部门签署的第一个合同,打破了美国公司彻底替代中国设备的梦想。记者在安曼向该项目负责人董宝平询问其中缘由时,他坦率地表示,关键因素还是中国通信设备质量可靠、技术稳定。战前中兴公司就是伊拉克最重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排在法国阿尔卡特公司之前,伊拉克人对中国技术一直是情有独钟。
战后伊方提出让中国公司修复被战争破坏的设备,但是美英联军当局以赠款形式取消了招标,单方面和朗讯公司签署了2500万美元的合同,准备替换中国公司的战前设备。朗讯公司紧急将设备运到伊拉克安装,但是由于其交换机集成度低,操作复杂,包括通讯部长在内的伊方上下对朗讯公司产品都不满意,于是中兴公司趁机和伊方人员多次磋商,获得了伊拉克技术高层的全面支持。
中兴公司取得的成功,也让在伊拉克努力奋斗的中国公司恢复了信心和希望。
美国一手遮天越来越难
自从伊拉克境内主要战事结束后,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便从战争转到战后重建上来。
战争刚刚结束,美国试图独吞。布什政府邀请五大美国公司,投标价值19亿美元的伊拉克战后重建第一批合同,内容包括伊拉克机场等基础设施。该合同被称作“自从二战美国帮助德日重建之后的最大政府重建项目”。
但不等美国公司把这块蛋糕吃下,欧洲盟国已经跟华盛顿吵翻了天。各国纷纷表示,如果伊战后重建竞投标不公平,美国也休想在伊战后重建上得到联合国的支持。
尽管小布什对类似的批评不屑一顾,坚持说自己的选择程序是公正的,不过迫于强大的压力,美国五角大楼于去年底宣布,对伊拉克战后重建大项目的竞标推迟到2004年1月份举行。
更能说明美国在伊战后无法一手遮天的是,德国西门子 A
G公司16日宣布,它将建一个手机话网,这是首家获得伊拉克战后重建项目的德国公司,而德国当时强烈反对伊拉克战争。德国商务工业部中东分管负责人透露,德国的公司还获得了伊拉克战后重建其它分包项目,但他不愿意透露详情。
据北京青年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