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贫困大学生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市教育局在2000年7月就推出了《青岛市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保障办法》,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就学费用、保障途径、审批程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各区(市)政府也都推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政策,如市北区就规定,考上大本的贫困学生,政府每年资助2400元,大专每年资助2000元,直到毕业为止。这些政策的出台使低保家庭子女走上了改变人生的求学道路。
每年过春节,赵新生家都能收到三四桶花生油,还有米、面、挂面等慰问品。也许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这些东西微不足道,但对于赵新生,一位年过半百、靠每月400元工资养活一家三口的一家之主来说,这些东西可是解了燃眉之急。
赵新生是国棉五厂保卫部职工。妻子曾在一家服装厂工作,女儿乖巧好学,一家人日子虽说紧巴,但平安和谐。1999年,妻子患病,接着又失业了。2002年,女儿赵璐考上了大学,一年学费要六七千元,赵新生家的日子变得异常艰难。
女儿要到大学报到了,学费还没有着落,赵新生借遍了亲朋好友,还差2000多元。他拿着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找到了街道居委会主任李慧玲,接着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当天,李主任就领着利津路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到了赵新生家,还与楼长聊了一阵,摸清了赵家的情况。当月,就为赵新生家办理了每月230元的特困家庭救济金,还为赵璐办理了特困大学生补助,每年2000元,让赵璐高高兴兴地上了大学。
接着,李主任又找到附近的一家企业———吉食来食品有限公司。对方二话没说,与赵新生签了一个协议书,2003年一年,“吉食来”资助赵璐学费3000元,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资助。今年过年,“吉食来”又给赵家送来了年货。
市北区政府一位领导干部提出要资助一户特困家庭,李主任又把赵新生的家庭介绍给他。前两天,这位同志带着年货和200元慰问金来到赵家,说: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有事说话。
李慧玲告诉记者,人和路居委会共有2200余户家庭,像赵新生家这样的特困户有48家。居委会能为他们做的是,一是向政府申请救助,比如特困户中平均每年有七八户脱贫,同时也有一些家庭提出申请,居委会要抓紧时间调查取证,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让党的政策尽快落到实处。二是向驻街企业求助,在这个社区,像“吉食来”这种助人为乐的企业还有“新尚”速食、海前水产、建行分支机构等许多家,逢年过节,企业老总们会主动送钱送物到居委会,或与贫困家庭签协议、结对子。记者采访时,正赶上海前水产公司给居委会送来5000元钱。李主任说,这虽是一家私营小企业,但却有致富不忘邻居的热心肠。三是社区内一些居民自愿扶贫帮困,主动请居委会介绍困难家庭,常年资助。四是居委会为特困居民找工作,到旅馆服
务、到停车场看车、到工厂打零工,或是帮助他们摆摊做小买卖等,帮助困难群众自食其力。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说到社会各界给予的一次又一次帮助,赵新生还是落泪了。他说,他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社会的,只能在社区里多多地做些义务劳动。他义务承包了楼道卫生清扫,非典时他跟着街道干部挨家挨户搞宣传,还上街帮居委会卖过福利彩票……有一次,他和女儿在商场里捡到一个钱包,里边有银行卡和现金,赵璐说:“爸爸,咱交公吧。”赵新生满意地笑了。他对记者说:别人帮了咱们那么多,我们没什么可以为别人做的,那就做个好市民吧。
贫家孩子赵璐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
圆了大学梦。李学亮摄
本报记者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