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突破了一万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进入了更高的层次。”昨日上午,市统计局局长于维青拿着一份新鲜出炉的“2003城市居民消费”统计报告对记者说。
从这份报告上面,通过一个个数字,我们可以读到2003年全市经济大发展带给岛城居民生活的最切实的变化,可以看出岛城居民在迎接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高歌猛进的气势——
城镇居民腰包更鼓了
人均收入首次超过一万元
记者从市统计局城调队住户处了解到,2003年以来,我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行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特别是政府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扩大了就业面,对居民收入增长拉动很大。
数据显示,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累计已经超过2002年,突破10000元,达到了10075元,同比增长15.5%。
这个数字显示,青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细节●变化
鲜奶消费持续升温
从居民饮食结构来看,最为突出的是鲜奶消费支出的变化。前几年青岛的城镇居民鲜奶消费是个很令人尴尬的数字,少得可怜,而近两年居民在鲜奶方面的消费一直呈激增态势。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市民平均每人在购买鲜奶上花了159元,比2002年增长了14%,以三口家计算,一个家庭一年仅买奶的费用也接近500元了,而且继续呈增长的势头。
汽车开进百姓家
尽管汽车消费未被列入统计部门调查的项目,但人们仍能从相关数字中感受到人们对汽车消费的热情。
市公安交警支队驾管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岛城考驾照的人数2003年迅猛增加,已有5万多人通过了机动车驾驶技能培训考试,领取了驾驶证。与此同时,在岛城新挂牌的车辆中,私家车占据了近60%。这不难看出汽车消费的突飞猛进。另外,从岛城一些与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如车展、汽车用品、汽车美容、洗车、汽车陪驾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以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类汽车销售公司上也可以看出,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市民家庭。
教育消费不增反“降”
在众多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的单项消费支出不仅没升反而下降。统计显示,市民2003年的教育消费支出比2002年下降了5.2%。专家人士认为,这可能与“高价生”减少有关系。随着岛城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许多市民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地给孩子择校入学。应该说,这种消费的下降减少了市民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的负担。
居民消费呈四大亮点
记者从市统计局有关部门了解到,2003年,我市城镇居民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市民对生活的品位、质量的要求都提高了。2003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假日消费、休闲消费、教育消费、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市民消费也保持了9.7%的增长速度。
与2002年相比,2003年我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消费的亮点,市城调队住户处长张茂海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对相关亮点给予了点评。
“住”最舍得花钱
住房是2003年居民消费的最大亮点。二手房交易活跃,反映了居民对住房有着极大的消费需求。因为购房带动的住房装修装饰等消费增长相当迅猛。
数字:据统计,2003年,居民家庭用于室内装饰等方面的支出就达到了人均190元,比2002年的人均130元增长了45.6%。同时,一些厨房电器等小家电支出也增长明显。特别是“非典”过后,居民住房装修装饰需求出现了膨胀式释放,消费激增。
点评:对于腰包越来越鼓的岛城市民来说,“衣、食、住、行”中的“住”一下子跳到了消费的最前沿,不是件奇怪的事。十几年前,谁家住进了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让人好不羡慕!十几年后,谁家搬进百多平米的房子,愣是引不起周围人太多的惊奇;十几年前,谁家买了房子装修一番,肯定是人们热议的“新闻”,而如今买房子不装修,对于岛城市民来说,那简直就不叫房子,让人感觉“老土”。
手机不止一部:不稀奇
2003年居民在通讯消费方面“大方”的支出,也体现了岛城人的时尚消费热情。
数字:从已有的数据看,2003年我市居民平均每人在购买手机等通讯工具上的花费就达到111元,比2002年增长了54.4%,这还不算话费支出。到去年底,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05.5部,比上一年增加了31.8%。居民用在电信(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费用支出方面,2003年我市平均每人花掉了376元,占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总额的4.7%,比2002年增长了2.7%。折合计算,平均每个城镇居民家庭每年在通讯费用上就要支出1500元左右。
点评:造成市民通讯消费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通讯市场的竞争,使手机价格及使用资费大幅下降,消费门槛大大降低。如今几百元就可买到一部手机;而资费降低、预缴费的推出等等,则扩大了手机消费群。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单从买手机的人均花费看,居民在通讯消费方面“大方”的支出,也体现了岛城人的时尚消费热情。
市民越来越会享口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富裕起来的青岛市民2003年在吃上也舍得花钱,吃得更讲究,吃得更有质量了。
数字: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003年以来,我市居民在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保持高速增长,比2002年增长6.4%,去年少数月份甚至还同比增长超过了10%。专家人士认为,即使剔除个别月份因价格波动造成食品消费增幅过大的因素,这种增长在以往年份也是十分少见的。
点评:食品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与市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和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粮油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市民吃的精了,吃的讲究了。另外,食品消费支出的增加还有可能与青岛人喜欢逛超市有关。以食品销售为主的大型综合超市在进入2003年以来,出现了膨胀式发展,多家大型购物超市分布在市内各区,为市民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非典”催熟医疗保健市场
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的另一亮点则是医疗保健消费的继续增长。
数字: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市民用在医疗保健的支出为人均610.20元,比2002年增长了21.5%,增幅比以往年份都较大,其中最明显的是2003年,市民用在购买滋补保健品上的支出比2002年增长了57.8%,购买保健器具上的支出也增长了2.1倍,这都是非常大的增长幅度。
点评:医疗保健消费的突飞猛进可能与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有关,可以说,这场疫情给国人上了一堂健康教育课,许多人开始重视自我保健,那些持有“大病去医院、小病等等看”观点的市民越来越少,市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爱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出现不适及时上医院诊治,平时注意保健的人越来越多。
消费观念和倾向明显改变市场销售凸显新消费热点———于维青谈2003居民消费
市统计局局长于维青谈起2003年的居民消费统计难抑兴奋之情。他告诉记者,2003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突破500亿元,达到512.2亿元,比2002年增长15.8%,增长水平创出我市近6年新高,总量首次超过全国的1%,标志着青岛消费需求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2003年这种消费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倾向明显改变。
于维青介绍说,2003年,我市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通信、文化娱乐、住房等方面的支出比2002年平均增长了20%以上,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电脑40.8台,增长29.4%;移动电话105.5部,增长31.8%。农民用于购买居住消费品、家电、通信设备等商品的支出也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用于食品、衣着等方面的支出与2002年相比仅增长6%左右,恩格尔系数首次降到40%以下,表明我市居民消费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质变初始阶段,趋于现代和开放,超前消费正逐渐被人们认同。在宏观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下,全年个人消费信贷达234亿元,同2002年相比增加了71亿元,增长43.6%。
二是市场销售凸显了新的消费热点。
于维青说,从统计数字看,以住房、汽车为主的新的消费热潮正扑面而来。在通讯器材、住房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汽车消费又出现了新亮点,多种热点商品销售的强劲增长,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升级。据测算,全市2003年汽车销售额已超过40亿元,全年居民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支出也达到100.3亿元,这些数字都比2002年有不同程度地增长。
于维青预测说,2004年居民消费结构将继续升级。他说,我市确定的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继续成为居民消费以更高水平和更快速度增长的政策契机。具体到大的消费政策方面,与居民消费升级有关的汽车等进口关税进一步下降,随着开放领域的扩大,外资进入金融、服务等行业速度加快,必将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特别是消费信贷的发展成熟。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我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具体到我市,一方面我们的消费空间巨大;另一方面,我们的城镇居民还有消费升级的能力。2003年,我市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汽车消费、住房消费以及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等,都将刺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出现。
消费●数字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一览
项目2003年累计 元 比2002年增长 %
人均消费性支出8056.179.7服务性消费支出1963.279.4食品类3163.376.4衣着类886.287.0家庭设备用品服务类447.668.6医疗保健类610.2021.5交通和通信类777.7610.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1110.467.3居住类769.6317.0杂项商品和服务类290.8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