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城市连线 > 正文
我省东部城市经济发展领先 新山东变奏之美在于和谐
青岛新闻网  2004-01-14 10:38:23 大众日报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到山东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到放权30个强县、扶持30个弱县政策的出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与举措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潮迭起。

  “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月8日,韩寓群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这些时,格外语重心长,也格外引人关注。

  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一首变奏曲,若各种音乐素材失衡,则奏不出优美的弦律,只有和谐的,才会是美的。

  城与乡

  这是一个由钢筋混凝土唱主旋律的历史时期,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厂房车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齐鲁大地上,随便走进一座大中城市乃至许多小城镇,人们都会为几乎是突然冒出来的成片建筑、不断延伸的宽阔道路而感到新奇。

  工业化助推城市化,从1981年到2003年,我省的城市化水平从14·1%猛增至40·3%。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聚集,给城里人带来滚滚财源,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66:1。而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农村经济,城乡差距在继续拉大。

  “经济形势越好,我们越要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因为平均数不是大多数,总量增长也不等于全面增长。”1月10日,参加“两会”的省政协委员、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希玉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去年,我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停征乡村公益金,87个县(市、区)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近10亿元。同时着眼夯实发展基础,围绕“路、水、电、医、学”,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其中新建农村公路2·7万公里,1·2万个村新通了柏油路,解决了89·1万人口的饮水困难。今年,我省将全面停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也将降低1个百分点;投资6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3·5万公里;加快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年内全部解决历史性缺水人口的饮水问题。

  “用国内外‘老板’的钱干发展的大事、用财政的钱办百姓的难事。”谈起统筹城乡发展,东营市委书记石军代表常引用自己的这句“名言”。近3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每年为群众办10件实事,其中一半是直接为农民办的;财政支农比例高达32%,比全国平均水平整整高出3倍。统筹出活力,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10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人均365元。而就在6年前,东营的这个指标还低于全省73元。

  东与西

  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开物质文明之花,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在全省一马当先。据统计,2002年,东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的24个县市共完成GDP2612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量的44 .1%,县均108·8亿元,而西部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四市的31个县市完成GDP1106·9亿元,县均只有35·7 亿元,相当于14个百强县平均数的1/4。

  经济发展需要梯次推进,部分条件好的县市理应率先实现现代化。但差距拉得过大,不仅会影响全省现代化进程,也不利于东部先进地区扩大腹地,毕竟,在区域经济逐步趋向融合的今天,没有谁能独言发展,合作、互补才是共赢之道。

  “‘实施积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省长报告中这个新提法正说到我们心坎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省人大代表、荣成市市长王学文这样说,“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三驾马车’你追我赶,又不一味追求齐头并进式的均衡,全省加快发展的大阵势就形成了。”

  作为山东县市第一强,荣成人非但不敢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压力反而越来越大。去年,荣成将自己的追赶目标定为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四的江苏江阴,提出用10年时间分三步学赶江阴:第一步,到2005年在发展速度上追赶;第二步,到2008年在人均指标上追赶;第三步,到2012年在综合实力上追赶。为此,这个市加大投入,蓄足后劲,去年仅固定资产投资就达109亿元,同时,利用内外资也分别达到37·2亿元和4·5亿美元。

  为推动东部强县率先发展,我省出台了对30个强县的激励政策,赋予其更大的发展自主权,鼓励其“能快则快"。对30个经济欠发达县则重点扶持,并由省直部门和东部强县对口帮扶,促其尽快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这是一次大的发展机遇,但要抓住它,就必须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省人大代表、鄄城县县长任仲义说。

  其实,作为2002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第一弱,鄄城县早就憋着一股劲,去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2·8亿元,比上年多了10亿元,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长38·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4·2%,安排就业超年初制定的计划7·21倍。眼下,境内仅有的两条国道中,一条已经省里批准进行改造,跨越黄河的大桥有望尽快修建。届时,被黄河阻隔偏居一隅的鄄城将摆脱“交通末梢”的境地,为跨越追赶筑起“跑道”。

  放眼全省,“突破菏泽”的战役即将打响,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中部地区奋勇赶超,加快发展的激情烘热了全省每一寸土地。

  近与远

  片面追逐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农产品因为被污染而屡屡出口受阻;因资源过度开采而致经济后劲不足,对于自然与绿色的渴望成为现代人的梦想……为似乎伸手可及的近期利益,许多人一度忽略了长远利益。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04年政府工作要点中,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到一个新高度。省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乃静教授认为,这表明山东的领导决策层开始考量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绿色GDP”。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会考虑到由此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再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从目前情况看,我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有代表委员建议,可以从三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在企业层面实现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企业在生产中,必须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在区域层面上实现循环经济的中循环,比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将园区内一个工厂生产的副产品作为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内污染的“零排放”。三是在社会层面实行循环经济的大循环,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特种废旧物资和城市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公布环境相关技术目录和投资指南,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山东海化集团,已率先全面实现了企业“小循环”。在其厂区,没有传统化工生产所带来的污染,蓝天、碧水、绿地相映生辉。省人大代表、海化集团董事长肖庆周介绍,海化制碱每年产生800多万吨蒸氨废清液、废渣,制盐每年剩余100多万吨苦卤。如此多的废弃物,如果直接排海,近海势必成为一片“白滩”,海洋生物将荡然无存。为了“吃掉”这些废弃物,集团按照生态工业的要求,把上一种产品及其废弃物作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整个过程除还在研究开发的废渣外基本没有废物排出,并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清液不排海的先例。

  实现“近”与“远”的协调发展,提高认识和自觉性固然重要,硬手段也必不可少。采访法律界政协委员时,他们提出,首先要通过立法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用重惩措施治理破坏环境的做法。在新加坡,随地吐口痰,最高要付出500新元(约合2300元人民币)的“代价”,谁还敢? (王 爽 齐淮东)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招商银行网上自助缴费 轻轻松松
·二中留英.澳预科班春季入学最后机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名牌贺岁 百盛时尚大赠送500送310礼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硕士预科热招中
·海尔电视:开启数字DVI,告别模拟VGA
·金锚牌超盘表 一芯两用一表难求
·佩内洛普惊艳亮相《最后的武士》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