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疾病控制中心参与的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课题“控制儿童被动吸烟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至此,该中心参与的国际课题已达6项,每年争取课题经费约150万元,对提高我市防病能力和科研水平发挥了推进器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大约一半的孩子经常被动吸烟。研究表明,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健康具有巨大威胁,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咳嗽和呼吸困难、中耳疾病、哮喘加重等。这些健康危险需要从预防的角度认真阐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另外,环境烟草烟雾也是一个重要的室内污染物,其中包含致突变和致癌成分。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烟草使用非常流行,所以这个问题有非常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孩子在家中和公共场所的被动吸烟。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控制儿童被动吸烟项目”。
我市是该课题在中国的6个参与城市之一,将把市南区作为课题实施区域,于近期选择6所小学的5-6年级和6所初中的一至二年级学生约1000-1200人、学生家长2000-2400人、教师约600-1000人作为目标人群,根据对目标人群的基线调查分析,掌握青岛市目前儿童被动吸烟情况及重要环节和相关因素,了解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的认知水平,探索一套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儿童被动吸烟控制策略。
该项目研究将实施3年,其间我市每年从世界卫生组织获得6万元课题经费,用于课题的组织实施。
据悉,近年来,我市疾病控制部门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除该课题外,该中心还参与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中国七城市健康行为干预”课题、与美国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了“遗传因素对慢性病及健康影响的双生子研究”、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国慢病前瞻性调查”。此外,该中心近期还将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开展双生子健康行为干预研究、与美国一家结核病研究所联合开展艾滋病与结核病人的相互交叉感染研究。
参与国际合作课题研究一方面解决了疾病控制机构普遍面临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迅速提高了我市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科研水平。如与美国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展的“遗传因素对慢性病及健康影响的双生子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了我市200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逄增昌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给政府提供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是疾病控制机构的当务之急。而在本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国际课题既可以带来配套经费,又可以在短时间内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相关机构保持科研同步,是一条迅速提高我市疾病控制机构工作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捷径。今后,疾病控制机构将努力把科研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应用于防病工作实际,尽快提高我市的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本报记者王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