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退休教授金翠华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老舍散文奖”中获得银奖。昨日记者采访她时,她也是刚刚从网上知道自己获奖的消息。
写作完全是情趣
“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如果20岁时获奖,我可能会兴高采烈,40岁时获奖,我也会有很多憧憬,到我这个年龄,写作完全是个情趣,是生活的一个内容,获不获奖都无动于衷了。”获奖作品《青杏枝头》是金教授投往《北京文学》杂志的一篇散文,被《北京文学》推荐给“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得了二等奖。谈到获奖心得,她表示,自己更认为这是青岛散文学会的一项荣誉,“我是青岛散文学会的会员,我能获奖,说明我们学会是确有实力的。”
写散文贵在情感真
金教授在退休之前教应用文、外国文学、外贸公文、文学创作专题等课,即使在退休后,写散文也是偶尔为之,不太“多产”,这次在全国获奖自己竟没有准备。谈到散文创作的经验,金翠华说自己的体会一是要真,“写心里的话,你可能在语言上不如别人,但写出来的是独特的你。”她说,本次获奖的《青杏枝头》是怀念去世母亲的一篇散文,一万多字,完全是真人真事真感情。“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散文的感情没有一点虚构。”另外,散文的语言特色也很重要,金教授说,语言与一个人的个性是一致的。
要从模仿“走出去”
退休之前,金教授曾在青岛大学中文系开过一年半的文学创作专题课,专门与学生一起“走出去”。她说:“我们现在写作的方式无论在写作模式、思维、语言表达上,都不自觉在学前人的东西,模仿越来越多,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连我本身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就试着和学生一起‘走出去’,探索另外的语境和思维模式。”据金教授说,“走出去”的效果还不错,“虽然没有变成蝴蝶,至少把茧子咬破了。”一年半后,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写作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他们提交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这些作品最后还结集出版成散文集《碧海涛声》。
2月3日,“第二届老舍散文奖”将在北京颁奖,金教授将赴京参加颁奖仪式,她说,直到这次获奖,也没与《北京文学》的编辑们见过面。趁着这个机会,她希望能与《北京文学》谈合作的事,在青岛举办些活动,促进一下散文创作的发展。(单蓓蓓)
“老舍奖”折射散文倾向
在京评出的第二届老舍散文奖是散文界的一个重要评奖,其中的获奖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散文写作的倾向。而在本届评奖中,八位评委在点评获奖作品时,也表达了对当今散文写作的一些观点:
本届评奖中获金奖的是鲍河杨的《走进思想的竹林———怀念我的父亲管桦》,此外还有两篇获奖作品也是追念亲人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感情的直接表达,评委认为,虽然几个获奖不一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也多少反应出一种时代的文化情结:现代人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持有一种不确定的感情,而只有面对故去的亲人时,那些情真意切的真实情感才流露出来。
把历史资料与现实生活结合,是新近兴起的一种“大散文”,在这方面有过许多不俗的作品,但评委肖复兴认为,多数的大散文并不能把握好两者结合的“度”。散文最核心的是对生活的感触和感悟,不宜跟风强写“大散文”。刘恒对“文化大散文”的前景更不乐观。他说,现在“文化散文”有个外号叫“
G
oogle散文”,互联网为查找史料提供了便利,于是有很多作者在文中大量堆砌史料,却很少有个人见解,这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