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正文
2004,我们如何在全国和世界打响一个“山东制造”年?
青岛新闻网  2004-01-11 18:50:05 新华网-齐鲁晚报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11日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强省”的战略,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如今也已轮廓初现。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04年,将是山东制造业展翼腾飞的一年。如何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山东造”品牌,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开工众多高精项目

  省人大代表唐传勤阐释了“山东造”的内涵:“山东造”就是一种品牌,品牌的核心就是高技术和高质量。但现实是制造业结构层次偏低。众多代表和委员都认为,山东要从制造业大省变为制造业强省,就必须注重科研创新,在高加工度上下工夫。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力提升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束缚我省制造业发展的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据了解,今年我省投资将向制造业倾斜,据悉烟台轿车及零部件改组改造、重汽与沃尔沃合资、青岛大炼油、黄河三角洲林纸一体化等众多高精尖项目都将尽快开工建设。

  抱拳铸优质"产业链"

  “产业链的竞争,实际上是制造业最大的竞争。”省人大代表温燕明说。打响“山东制造”品牌,首先就应打造好自己的区域产业链。

  随着胶东半岛产业基地、黄河三角洲产业基地建设速度的加快,随着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的兴起,一个强化城市之间分工合作的产业联盟即将形成,一个完备而且高质量的产业链条将很快会纵横齐鲁大地,而优质的产业链也意味着“山东制造”具备了强抗风险能力。

  统筹规避恶性竞争

  济南要成为中国重型汽车最大的生产基地,威海要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基地;潍坊将成为中国的拖拉机制造中心;烟台要成为半岛新的造船中心……在制造业蓬勃兴起的时候,更需要注重统筹协调发展,这是众多代表和委员共同的建议。

  “像烟台、青岛有轿车工业,其他一些城市就没必要跟着上;济钢、莱钢和青钢,在产品上各有侧重,不会形成同类产品相互竞争的局面,反而对产业有互补作用。”温燕明代表认为,在资源短缺情况下,必须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盲目跟风建设不仅浪费资源,更是对整个制造业的伤害。

  实际上,从如今省经贸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03年到2010年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青岛、烟台、威海三地相继出台的发展制造业规划中,都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已经开始注意统筹协调发展制造业了。  

  作者:彭东 徐静 责任编辑 杨春卫 来源:齐鲁晚报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招商银行网上自助缴费 轻轻松松
·二中留英.澳预科班春季入学最后机会
·名牌贺岁 百盛时尚大赠送500送310礼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硕士预科热招中
·佩内洛普惊艳亮相《最后的武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海尔电视:开启数字DVI,告别模拟VGA
·金锚牌超盘表 一芯两用一表难求
 

 相关链接:


 下一篇: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