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市立足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断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去年一年,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11.2万人,同比增长62.7%,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3.75%,保持了城镇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坚持构建城镇促进就业体系,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去年,市委、市政府在业已出台的促进就业30条政策和28个配套文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六大体系构成的具有青岛特色的促进就业体系;预算安排促进就业资金1.8亿元;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4万个;如期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面落实吸纳就业、开发岗位、自谋职业、技能培训等各项政策;拨付各类促进就业资金补贴7292万元。
坚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结合,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去年,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市把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实现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去年,我市第二产业吸纳就业26597人,同比增长62.1%,占就业总量的23.7%;第三产业吸纳就业85313人,同比增长63.1%,占就业总量的76.1%;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91406人,同比增长70.2%,占就业总量的81.5%,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坚持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立了3个市级职业介绍中心,12个区级职业介绍机构,批准开办了67个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建成了覆盖全市公共职业介绍网点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坚持重点帮扶,完善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按照救济与就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和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转变的思路,去年我市继续实施边劳动、边参加技能培训、边寻找岗位的过渡性就业工程,共开发过渡性就业岗位7300多个,累计安置6628人。去年,全市3.11万名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群体有2.73万人实现就业,安置率达到87.8%。
坚持发展灵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去年,我市共开发各类政策扶持性岗位1.9万个,安置1.7万人就业;先后举办两次大型再就业援助项目征集推介活动,推介展示项目174个,帮助260多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000多人。去年全市实现就业的11.2万人中,非正规、非全日制等灵活就业3.4万人,自谋职业8700人,分别占就业总量的30%和7.8%。(本报记者林刚本报通讯员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