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5 > 正文
2003:岛城招贤纳才亮点频闪
青岛新闻网  2004-01-08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回首刚刚走过的2003年,岛城“人才战略”铺展出一派蓬勃景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到使用人才、服务人才,一系列新事物、新举措层出不穷,焕发出格外夺目的光彩,为岛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事件一:

  奥帆委面向海内外招聘人才

  2003年8月,我市面向海内外招聘奥帆委工作人员,赢得了海内外众多优秀人才的关注,招聘期间,奥帆委招聘网页点击次数达到15000余次,624人申报了应聘职位。

  事件二:

  建立半岛人才市场大平台

  2003年8月下旬,由我市人事局人才中心发起,济南、淄博、烟台等7城市人才中心共同参加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人才中心主任联席会”在青建立;随后,我市人才中心又与烟台、威海市人才中心共同签署了《半岛制造业基地人才开发一体化协议》,共同建立半岛人才市场大平台。

  事件三:

  赴北美招聘

  2003年10月下旬,市人事局组团、我市有关单位赴美国、加拿大参加“第四届北美洲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大会”,在吸引海外智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与参会的海外留学人员达成各类合作意向24个。

  事件四:

  接连赴江、浙、沪招聘

  2003年内10多次组织小型招聘团队赴上海、浙江、江苏引进优秀人才,并举行江、浙、沪人才网上招聘大会,重在吸引创新型、“老板型”人才。

  事件五:

  大型团队赴东北巡回招聘

  2003年12月中旬,市人事局、对外开放工委、外宣办联手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30余个单位组成大型招聘团,赴东北的延吉、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城市接连召开青岛专场人才招聘会,共有近万人参会。

  数字盘点

  2003年,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突飞猛进,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9986人,其中,大幅度超额完成“111”引才工程目标(“111”引才工程是指:全市每年引进博士人才100名,硕士及高级职称人才1000名,本科人才10000名)。共引进博士239人,硕士和高级职称人才1975人,大学本科人才17099人,分别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增长51.3%、40.6%、31.2%。在引进的人才中,留学回国人员有128人,这其中有博士42人,硕士67人。

  奥帆委

  面向海内外招揽精英

  背景:青岛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伙伴城市,届时将承办帆船比赛。本着“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奥帆赛,必须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作保障”,奥帆委于2003年8月27日正式面向海内外招聘首批所需人才。

  镜头:奥帆委面向海内外发出招聘信息后短短一周时间,正式报名者已达184人,登录北京奥组委网站查询这一招聘信息的已达7000余人次。正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卢女士打来电话谈到,自己和丈夫密切关注着青岛的奥帆赛筹备进展,其夫是帆船运动方面的德国籍专家,两人希望一起加入到奥帆赛服务队伍中。像卢女士一样,很多人在报名时都表达了渴望为2008年奥帆赛贡献力量的迫切心情。

  特点:这次招聘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创下人才招(选)聘多个“之最”:我市公开招考应聘人员范围最广的一次,报名人员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外;考试科学规范,遴选办法新,既重点考察了应聘人员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又考察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首次运用了网上报名、网上查询成绩方式,使应聘人才来源广泛,并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成果:经层层选拔、考试,最终正式聘用26名优秀海内外人才,分别来自美国(留学生)、加拿大、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及其他各地,平均年龄30.9岁,硕士以上12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占46.1%。

  感言:奥帆赛这一平台,为我市吸引海内外人才提供了大好机遇,而海纳百川,则是我市构建人才高地必备的胸怀。

   2004年人才新策略

  记者从有关部门采访了解到,新的一年里,我市将全面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党管人才”原则下,将人才工作摆在更加显要的战略大局位置。初步提出的对策包括———

  在优化人才结构方面:加大学科(专业)带头人、核心技术人才、“老板人才”、招商人才以及日、韩、德语言及专业人才、“高级蓝领人才”等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吸引力度,推进团队引进、学科引进和项目引进;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民营经济,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到乡镇、农村和农业一线创业,加速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乡土人才,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市经济发展。

  在创新人才机制方面:创新激励机制,即构建市场化分配体系,实行优秀人才年薪制,完善青岛地区的行业、产业人才工资参考价制度;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对为青岛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创新资本和人才汇集机制,即推进重点学科(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载体建设等。

  在提升人才素质方面:将建立公务员培训学分制、优秀年轻公务员选拔培养机制,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使用制度,组织优秀人才赴境外培训,并且做好奥运专门人才、相关产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在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方面:出台并实施《青岛市居住证》制度,对我市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和特殊技能人才,发放居住证,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就业创业、科研开发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同等待遇。

  赴东北

  招聘外语、外经贸人才

  背景: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步伐日趋加快,特别是我市的韩、日资企业发展迅速,急需一批既懂韩、日等外语又懂招商和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

  镜头:2003年12月19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府延吉市举行的青岛人才招聘会上,近300平方米的场地挤进了1500人,延吉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和当地的一些韩语、日语人才成为应聘主力。2003年12月24日,长春招聘现场,更是盛况空前,有5000余人前来咨询报名。其中,澳柯玛集团因应聘人数太多,不得不采取放号的办法进行疏导,之后在沈阳、大连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也是高潮迭起。

  特点:这次活动在我市的人才招聘工作中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举行巡回招聘,接连在东北四个城市、有针对性地招聘外语外经贸类人才;首次组成新闻发布团和现场招聘团“联合舰队”,有力地宣传了青岛以及青岛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一路上也吸纳到了当地的人才工作经验做法等。

  成果:四场招聘会入场人数近万人,现场报名2333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67人,本科2257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24人。达成引进意向的208人,直接签订协议的45人。

  感言:人才流动成为客观需求,哪个地方适合人才发展,人才就会流向哪里;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与对人才的各方面“优待”,是吸引人才的重头砝码。

  江晶(青岛奥帆委副秘书长):

  在来奥帆委工作之前,我在北京工作了15年。我在北京时就注意青岛日新月异的发展,伴随着发展,也注意到青岛在对待人才方面招贤纳士的举措,在北京很多的报纸上,都刊登过青岛市招聘人才的信息,这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人才,对于青岛的发展非常有益,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会带来不同的理念,对青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单靓(青岛奥帆委运动会服务部部长):

  在参加奥帆委招聘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工作人员踏实的工作作风。我来奥帆委之前在深圳的一家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市委组织部的两位处长到深圳对我进行考察,他们的工作作风非常讲求实效,给我印象很深。我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很满意,也希望能够为青岛做一些事情。

  

  举措一:

  降低急需人才入青门槛

  去年我市重点放宽了外地来青投资创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落户门槛,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规定。如在“专业人员落户”方面规定:市区原则上是年龄40岁以下,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士学位人员、高级技工或技师,有接收单位的,可办理落户;年龄45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高级技师,配偶有接收单位的,可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落户等。另外增加了高级技术工人本人及亲属落户条款,对来青注册的个体、私营和独资企业及相应的各类人员落户条件,做出具体规定;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条件适当放宽。

  举措二:

  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人事服务部”

  内容包括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策划与诊断、人员招聘与引进、人才培训与素质测评、人员考核等服务,帮助企业办理毕业生接收、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交纳、职称考核评定、人才派遣、建立企业员工档案等,由此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

  举措三:

  创新拓展人才派遣领域

  在全国首家成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派遣中心,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新补充工勤人员整体实施派遣管理。截至目前,共为我市30多家市直单位派出213名工勤人员;为海尔集团等企、事业单位派遣人才4000余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人才派遣工作格局。

  举措四:

  推出人事诚信调查和档案

  在全国首家推出人事诚信调查业务,对相关人员的个人学习(培训)经历、证书真伪、工作经历、从事专业、所任职务、获奖情况及有无违法不良记录等开展诚信调查,并推出“诚信推荐信”。“推荐信”提高了求职者的职业信誉,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了解的需求,体现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客观事实,使人事诚信调查业务与市场招聘活动能够有机结合。

  举措五:

  建立急需人才培训开发工程

  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市人才市场2003年组织举办了“人力资源操作实务”等11类、共计19个班次的急需人才培训班;与有关高校合作举办远程学历教育班;与澳大利亚华人传媒集团达成人才境外培训协议等,全年培训各类急需人才2000多人。

  举措六:

  构筑“立体”人才市场体系

  我市在巩固发挥有形人才市场同时,着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和媒体市场,目前已形成了有形市场、网上市场、媒体市场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市场招聘格局。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青岛毕业生就业网”的推出,使得应届毕业生人才在青求职更加透明、便捷。

  

  图为我市赴东北举行青岛专场人才招聘会的火爆场面。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名牌贺岁 百盛时尚大赠送500送310礼
·佩内洛普惊艳亮相《最后的武士》
·海尔电视:开启数字DVI,告别模拟VGA
·"勇气"号发回首张火星全景照片[图]
·青岛市福彩2003年度销量突破六亿元
·谁让笑声如此沉重 辽沈争议二人转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硕士预科热招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相关链接:


 下一篇:

RG0107BL.TIF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