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青岛社会新闻 > 正文
我的2004 辞旧迎新装载新的梦想来迎接全新的未来(图)
青岛新闻网  2004-01-05 00:00:00 青岛日报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也许在你作别2003还未及停歇的时候,2004就已经不由分说地闯入了你的生活。过去的2003,不管你幸福也罢,骄傲也罢,遗憾也罢,终究它已是过去时了,我们的目光仍是要盯着未来,在辞旧迎新的日子,美好的愿望会像潮水似的涌上你的心头。当新年的钟声次第敲响时,我们真诚地叩开了几位市民的心扉,与读者一起来倾听他们新一年的人生新打算。

  致富带头人曲孝琢:

  渔家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人物背景:崂山区石老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石老人村利用荒山投资改建“石老人生态观光园”,2003年4月开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4年1月1日清晨,新年第一缕阳光晒进曲孝琢的办公室。他喝着本村自产的苦丁茶,脑子里筹划着———

  眼瞅着要过年了,去年过年,村委会给全村老少四千多口人每人发了800元的过年补助金。2003年村里经济收入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所以,他琢磨着,人均过年费也应该多发点,至于发多少,还得等党员会讨论后再定。

  有电话打进来,有人来谈与石老人村合作办企业的事情。这是曲孝琢今年要着手办的一件大事。“这可又是一次机遇啊。”曲孝琢感叹道,2004年如果真把这件事办漂亮了,石老人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又有了一个立足点,又有一批村民会得到就业机会。

  抓住机遇就意味着抓住了财富,这些年来,曲孝琢把这一点看透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石老人村村民,曲孝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体会到脚下这块土地的价值。

  村边上的那座青山,祖祖辈辈地矗立在那里。村民们上山砍柴放羊,谁能想到那竟是一个聚宝盆?去年4月25日,石老人村利用那荒山投资改建的“石老人生态观光园”开园了,年终一盘底,那片青山竟为村里挣回了150万元,光门票收入就挣了120万元。这正应了开园那天市委书记杜世成的那句话:石老人村发展的路子走对了。

  曲孝琢想,脚下这条路走对了,就得接着往前走。去年在山上做出了“彩”,今年要继续在山上做文章,过完年,请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设计的石老人观光园二期工程方案就拿到手了,村民们将建起一个更大更有趣味的园子;另一方面,既然能向山要财富,为什么不能向海要效益?今年,石老人村打算与水产部门合作,让村里的海水养殖业也变成一条风景线,让城里人在海上边捕捞边品尝。

  像村里所有人家一样,曲孝琢家世代靠打鱼为生。而今,曲孝琢沐浴在2004年的第一缕阳光之中,他在思考着:如何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一起汇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变革的浪潮之中。本报记者张羽

 

  

  抗非勇士秦筱梅:

  信心满怀迎接每一天

  人物背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呼吸内科资深专家,去年全市抗非典专家小组组长。

  秦筱梅家离她工作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只有几分钟路程。到今年为止,她在短短的两点一线上已经走了近40年的人生岁月。

  2004年1月1日,她像往常一样坐在资深专家门诊室里,一位接一位地接待着患者。作为一名医生,她的生活平静而平凡,然后就是刚刚过去的2003年,她突然变得不平凡了,她突然发现自己站在被关注的焦点上,她突然成了一名战士。

  去年4月到6月间,非典突如其来。在老百姓眼中,那是一个灾难;在哲人眼中,那是一次人与自然的交锋;在医生眼中,那是一场战争。

  秦筱梅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全市抗非典专家组组长。今天,她说:“我经历了一场人民战争。”

  胶州的一位妇人发高烧,入青医附院的急诊室两天后,不治而亡。是不是非典?当晚全院迅速戒严;一小时之内,全院各科三十余位资深专家赶回医院,进行尸体剖析;在市抗非典领导小组的帮助下,他们连夜与广州相关医学机构取得联系,凌晨4点,广州方面传来检验报告:患者死于某种血液病,不是非典;第二天清晨,医院戒严解除,一切恢复了平静。

  “在那三个月里,我们大约排除了1500余疑似病例。每一个病例就是一场战斗。而每一场战斗,都是全民动员,万众一心。”亲历非典之后,秦筱梅真切地感受到,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人民战争的威力,我们不可能战胜非典。

  “如果非典今年再来,我们将不再恐惧。因为,我们已经初步摸清了这种疾病的规律,有了一定的经验,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不错,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面对一个又一个来自大自然的挑战,靠的就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力量,靠的就是把握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的科学力量。这就是秦筱梅,一位普通医生在过去一年中所亲历和感悟的。张羽

  

  科研领军人董雅娟:

  继续克隆牛宝宝

  人物背景:莱阳农学院青岛校区教授,2003年与丈夫一起成功地培育出我国首例自体繁育成功的体细胞克隆牛的后代。

  因为成功地培育出我国首例自体繁育成功的体细胞克隆牛的后代,莱阳农学院克隆牛课题研究负责人董雅娟教授和丈夫柏学进教授成了2003年国内科研界的名人。

  谈起2004年的打算,正在西安开会的董雅娟话一出口还是没有离开她钟爱的克隆牛繁育事业。她高兴地说:“今年首先就是要争取再繁育出几个克隆牛宝宝。”

  董雅娟说,今年他们夫妇将根据2003年的克隆牛繁育科研实践,对克隆牛的繁育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总结,通过分子生物学原理,从无数实验个例中归纳出有关克隆牛自体繁育的理论,为将来更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提供理论支撑。

  另外,董雅娟还想跟同事们一起,对克隆牛研究成果的转化进行探讨和实验。主要是着手做从克隆牛牛奶中提取转基因特异蛋白,并用于生物制药中的尝试。

  董雅娟说,通过克隆技术提炼转基因蛋白比用一般的方式(即传统的显微注射和精子载体技术)效率要高得多,通过克隆技术提炼转基因蛋白的效率为100%,而一般传统方式仅为1%。这也使董雅娟看到了将克隆技术转化并为人类提供高效服务的希望,想到这些,她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董雅娟还告诉记者,推广良种牛的产业化首先要解决移植胚胎的产业化问题,去年他们进行的体细胞克隆牛“超数排卵”获取胚胎以及“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取得成功,就可以获得大量可用胚胎,移植到更多的受体母牛的子宫中,为实现良种克隆牛产业化创造了必要条件。如果一切顺利,克隆牛后代可在三到五年内进入普通农家。

  董雅娟说,今年他们就要进行这种产业化的探讨,并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主要是想在把克隆牛引入农家院方面做一些实验,为将来更多的克隆牛进入农家做准备,也好让养牛的农民也尝尝高科技的甜头,争取为农民增收作出一些贡献。本报记者霍峰

  

  再就业明星王荣钢:

  小鸽子要闯大市场

  人物背景:1998年从台东印刷厂下岗,同年底办起了肉鸽繁育基地。经过脱胎换骨的创业历程之后,成了小有名气的养鸽大王。

  从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到创业成功人士,王荣钢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而且带领一批人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2003年对于王荣钢来说,是发展进步的一年:他不仅被评为“青岛市非正规就业先进个人”,还获得了“青特杯”十佳创业项目奖杯。

  去年这一年,王荣钢的肉鸽养殖有了长足的发展,繁育基地生产种鸽5000余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他初步建立起了群体养殖、定点供应、网络销售,生产的乳鸽供不应求。

  除了自己精心养好肉鸽以外,王荣钢还团结青岛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分别在招远、莱州、平度等地建立养鸽场,其中67名人试养成功,由此走上了创业之路;目前还有57名下岗职工在市郊或半岛周边地区寻找和考察适合自己养肉鸽的场地,并确定了养肉鸽的信心。

  在王荣钢家的鸽笼里,一黑一白两只种鸽不时扑棱着翅膀,一副要振翅高飞的样子。决心要在肉食鸽养殖这条道路上做出一篇大文章的王荣钢正在谋划着2004年的发展:“2003年9月份我到上海参加全国鸽业养殖会议上了解到,广州、上海等南方城市大型的养鸽场的规模都在几十万对,短期内我肯定不会达到那么大的规模,但是我想在2004年进一步扩大养殖专业户的规模,带动更多的人,尤其是团结更多的下岗职工养鸽创业,脱贫致富。”

  王荣钢计划在2004年下半年从肉食鸽饲养发展到肉食鸽深加工,从冷冻肉食鸽开始,逐步过渡到加工熟食鸽,进而发展“礼盒乳鸽”等等。而这一计划必须要以肉食鸽产量大幅提高到50000对以上为前提,以他个人的能力和条件,短期内大幅度增加肉食鸽数量不现实,增加养殖专业户的数量无疑是一条捷径,一方面提高了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又带动了更多下岗失业职工创业。

  “2004年,我会把我的技术无偿地提供给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我认准了鸽子养殖市场,我们的发展前景一定是美好的。”王荣钢的自信写在脸上。本报记者陶修杰

 

  

  海归派王忠君:

  为奥帆赛蓄积能量

  人物背景:加籍华人,2003年回国加盟奥帆委(青岛),任奥帆委(青岛)竞赛部项目主管。

  年届不惑的王忠君言语中透露出一种少见的沉稳和练达,这可能与他在国外呆了8年有关系,这位已经加入加拿大国籍的青岛人在听说家乡2008年举办奥运会项目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的生意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要为祖国和家乡贡献一分力量。

  记者见到王忠君时,他正在世纪大厦奥帆委(青岛)竞赛部的办公室里,抱着一本厚厚的帆船专业书苦读。他说,虽然自己有充足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英语交流能力,但是要服务好奥帆赛,还必须要有非常广博的帆船比赛知识。

  王忠君出国前曾是青岛市体委体育竞赛训练部门的工作人员,加盟奥帆委前,他已是加拿大一名成功的商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开着自己的大超市。但是听说家乡要举办奥运会项目并且需要人才时,他动心了,短暂的思考后,他卖掉了自己的超市,决定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应聘为奥帆委的竞赛部项目主管。

  王忠君坦言:“我来奥帆委不是为了钱财,我在加拿大的收入比这里高得多,但是我有浓厚的乡土情结,那就是要为祖国、为家乡做一点事,以回报祖国和家乡对我的养育。”另外一个促使王忠君抛开优越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工作的原因是在奥运会组织机构工作的成就感,能用自己的才学筹办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奥帆赛,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那种责任感和成就感是他无法抗拒的。

  目前,王忠君手头上的工作主要是搜集整理以前奥帆赛的相关文字和图像资料,学习奥帆赛的竞赛规则、航行规则和抗议审理规定等业务知识,还要到不同的地方观摩帆船帆板比赛,每天的工作安排的满满的,但王忠君觉得很充实。只有到了晚上闲下来的时候王忠君才有时间通过越洋电话向妻子、女儿倾诉思念之情。王忠君说,他现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2004年他将全面掌握奥运会帆船比赛的相关知识,为2008年更好地为奥帆赛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霍峰

 

  

  科学家赵进平:

  为四赴北极做准备

  人物背景:物理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一所副所长,是我国最早从事北极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曾于1995年、1999年两次远征北极进行科学考察,2003年再次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北极科考,决心一定要搞清“北极”对中国大陆气候的影响。

  记者采访国家海洋局一所副所长、物理海洋学家赵进平博士时,他正在着手为2004年有关北极科考几个课题的研究制作提纲。

  作为国内唯一一位曾三次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赵进平对北极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称自己就是个“北极迷”。他说:“我第一次踏上北极,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它。几年的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也使我树立了一个信念:要深入研究北极对中国大陆气候产生的影响,立志为国家、为人类做点实事。”

  赵进平说,第四次北极科考可能定在2005年,届时他将努力争取再一次奔赴北极参加科考。为了能够在第四次科考中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赵进平从上一次科考回来之后,就开始为下一次奔赴北极作一些科研方面的准备工作。他说:“参加北极科考虽然非常光荣,但是我们的压力也很大。我们要做到最好,才能向祖国交待。2004年对我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我要完成手头上关于北极海洋、高空大气、冰雪、气象等几个方面的课题研究,同时再争取几个国家科技基金资助的北极科考课题进行研究,为下一次科考收获更大做更充分的准备。”

  “虽然三赴北极,但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每一次的任务也不一样,所以我还是对四赴北极充满了兴奋和期待。”赵进平最后高兴地说。霍峰

  

  外来务工人员周海燕:

  学无止境

  人物背景:临沂人,1991年来青打工,曾做过制鞋工、推销员等工作。1997年进入海达科技专修学院自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2002年6月,到海达科技专修学院担任助教。

  2004年的第一天,周海燕是在她的办公室里度过的,记者见到她时,她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审计》教材。“昨天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我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最后一门‘审计’科目没有通过,不过还好,我把这个不愉快留给了2003年,今年我会加把劲儿通过‘审计’科目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回顾过去的一年,周海燕形容“自己是考着、拼着过去的”:参加会计师中级职称考试;参加职称英语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一年,周海燕授课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书、备考、考试中度过的,“我曾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天也没有休息,虽然感觉有些累,但是很充实。”说话间,周海燕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和满足的神情。

  周海燕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感染了她的学生,她所带的大专班里有多名同学拿到了自学考试的本科合格证书,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从一名外地来青的打工者到一步步成为高校教师,其中既有艰苦,也有幸福。周海燕说,她学习的越多越感到实践能力的重要,以前是为了获得一张本科学历的文凭,现在她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她经常告诫她的学生,不要为学习而学习,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在新的一年里周海燕的感觉还是:学无止境。她说:“现在全社会已经树立起了不惟学历论人才的新的人才观,我虽然获得了会计专业的本科学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的能力。如果有可能我还打算考取注册税务师和注册评估师,毕竟现在实行的是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想真正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并取得成绩,2004年,我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陶修杰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寻人启示 家长心急如焚孙国栋速回
·省体彩中心 致彩民朋友的一封信
·海尔电视:开启数字DVI,告别模拟VGA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硕士预科热招中
·海信变频空调获中国空调节能贡献奖
·2003年中国洗衣机品牌竞争力调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金锚牌超盘表 一芯两用一表难求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