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地球有一“拼”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但除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95%。火星大气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火星表面的最低温度可达到-123℃。
从火星表面获得的探测数据证明,在远古时期,火星曾经有过液态的水,现在我们在火星表面可以看到的众多纵横交错的河床,可能就是当时经水流冲刷而成的。
火星表面有一个长约4000公里的巨大峡谷(右图),它是在远古时期的洪水和火山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火星上的巨大火山———奥林匹斯山高约2.7万千米,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三倍。
火星上有没有“人”?
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认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还不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尽管如此,某些证据仍然向我们指出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所有这些都继续使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保持极大的兴趣。
登火星排日程
2009年美国“吉普车”探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科学实验室即将推出新一代火星探测器。它有一辆吉普车大小,将于2009年10月从地球出发,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2009年欧洲航天局:“探测车”
欧洲航天局计划于2009年发射一个“探测车”到火星上去。此次计划是欧洲航天局整个登火计划中的一部分。目前,科学家提供的方案是:使用一辆太阳能探测车在火星表面上钻孔,抽取火星土壤样本。有了这样的样本后,科学家就可以知道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了。
2015年俄罗斯:6人登火
俄罗斯航天官员宣布,俄罗斯将在2015年前派一个6人小组登上火星。这项登火计划需要花费200亿美金。该计划包括两艘宇宙飞船,一艘是运送货物的,另一艘是载人的飞船。
2030年欧洲航空局:作客火星
欧洲航空局的“极光计划”已放眼于30年后人类作客火星的构想:2007年研制成功具有高速载人技术的返回设备;2009年向火星发送漫游者飞船,寻找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2011-2014年将第一份火星物质样品带入地球;2030-2033年人类实现登陆火星梦想。
登陆火星咋就这么难?
地球和火星间的浩瀚空间一直都是航天器的梦魇,这里有一个人们看不见的“恶魔”,过去40年,人类共向火星发射了36艘太空飞船,其中有20艘以悲剧结尾:或在地球平流层爆炸,或坠毁在火星表面,或消失在空旷的太空。
苏俄失败创下纪录
前苏联是火星登陆计划中飞行器坠毁最多的国家,算上俄罗斯在内,过去18次火星登陆任务中失败了14次。
前苏联的火星登陆计划始于1960年,期间共发射过5架火星探测器,2架在到达地球轨道之前坠毁,2架在地球轨道爆炸,最后1架在航行了6600万英里后丧失了传输无线电信号的能力。
1996年,俄罗斯试图重新启动火星登陆计划,结果发射的探测器再次坠毁。
日本“希望”命运多舛
日本的“希望号”也是命运多舛,1998年7月4日刚一发射便出现了问题——它飞离了既定飞行路线。2002年4月,太阳耀斑又破坏了“希望号”的动力系统,冻住了它剩余的燃料,导航系统的电力不足最终使日本火星登陆计划功亏一篑。
美国首尝胜利喜悦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相对比较成功——在16次发射中只有5次坠毁事故。1975年,美国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先后在火星安全着陆,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航天飞船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轨道飞行器“全球探测者”和“奥德赛”,目前仍在测定火星的位置,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着陆点对于它们能否成功登陆至关重要。
中国探火“四步走”
中国目前究竟有没有能力登陆火星?中国探测火星的困难究竟在哪儿?我国资深的航天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探测火星为时尚早。
卫星运载不成问题
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双星计划”火箭总设计师、总指挥李占奎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对火星进行探索,从对火箭的技术要求看,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这样的能力。比如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可以在该型号火箭上加捆绑加上面级,完全可以完成运载任务。”
地面测控还不达标
但是,中国在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说:“要实现火星探测,需要建立发达的天线系统,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地面测控和数据接收系统还达不到探测火星的技术要求。”
2020年前进行探测
刘振兴院士同时指出,虽然我国的探月计划刚刚开始起步,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对火星的探索,2020年之前,我国将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让火星也能听到来自中国的问候。
刘振兴提出中国火星探测“四步走”设想:第一步,通过国际合作,开展火星环境研究,提出探测目标,制定技术方案,研究关键技术问题。第二步,发射环绕火星的卫星,探测火星环境。第三步,发射火星软着陆登陆器,试验着陆技术,发展火星漫游车、火星机器人,探测火星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第四步,在火星上建立观测站,探测火星内部结构、矿物特性和气象;发展地球-火星往返式飞船,建立由机器人照料的火星基地,为以后载人火星飞行和建立有人观测基地奠定基础。
火星探测史
1962年11月,前苏联发射的“火星1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192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它被看作火星探测的开端。
1964年,美国发射水手3号,火箭点火升空后坠毁;同年发射的水手4号成功掠过火星表面,传送回第一张火星表面的照片;
1971年11月,前苏联的火星2号轨道舱和着陆舱达到火星。着陆仓坠毁在火星表面,但轨道仓却传送回图像和数据。
1971年11月,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进入火星轨道,提供了完整的火星地貌图并对火星大气层进行了研究;
1975年,美国向火星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宇宙飞船,传送回图像并提取了火星表面土壤的标本;
1996年,美国发射火星探路者探测器,1997年到达火星。此次观测的火星地面范围为有史以来最大。着陆舱发送回数千张照片,火星车也发送回550张图片。
1998年,日本发射希望探测器,但由于轨道舱出现故障,任务于2003年失败;
1999年,美国发射火星极地着陆者着陆探测器,同年12月着陆舱在预定的下降阶段与地面失去联络;
2001年,美国发射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同年10月到达火星,其主要任务是在火星上寻找水或冰,并对环境进行研究。同时,奥德赛还将作为后续探测器的通信中继站;
2003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猎兔犬2号12月25日登陆火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