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雪达集团是即墨市一家民营企业。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雪达集团完成了脱茧成蝶的蜕变。
雪达集团的前身是建于1975年的青岛第九针织厂。同许多企业一样,上世纪90年代初,九针陷入了发展的低谷。为拼出一条生路,企业大胆地从管理体制、工艺技术、党建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制为今天的雪达集团。在新的管理机制的催化和敢打硬拼的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雪达集团已拥有15个分公司,固定资产过亿元,年销售额2亿多元。1997年通过了
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连续6年荣获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去年晋升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可以说:是创新成就了雪达的今天,创新还在继续造就雪达辉煌的明天。
创新管理体制,企业要做领跑人
市场经济,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改制后的雪达集团把管理体制的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开拓市场的新支点。他们一改往日坐家等客、守株待兔的业务联系方式,积极走出去联系客户,请进来洽谈业务,相继与韩国、日本、美国等的一些知名企业结成了合作伙伴。国际驰名品牌皮尔•卡丹等1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把绣球抛向了雪达。
雪达集团有项著名的“三零工程”。即:不良产品为零、新增库存为零、应收货款为零。“三零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产品优良率,加快了产品和资金周转。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对每人每天的工作都进行量化,实行日计划、日组织、日指挥、日考核、日分析、日工资的“六个日管理法”;为保证车间清洁,营造团队精神,车间内部叫响了5
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由于管理有效,雪达集团的空中订单如同雪花般“飘”来。即使去年的非典期间,也不例外。集团董事长张世安不无自豪地介绍道:“下半年的全部订单几乎都是在非典期间签订的,并且下半年的生产任务看来还比较艰巨!”通过一系列管理体制的创新,雪达集团原先的口头命令落实到了有章可循的文件传递,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发现随解决,工作效率“居高不下”。隶属于集团的青岛华吉有限公司,乔迁新址仅用了半天时间,机器原料到位后,下午机器的轰鸣声就又响了起来———职工们开工了。
冲浪市场经济大潮,技术创新是一张王牌
“2003年我们自行研发了203个品种的纺织布料。一连几次订货会,许多客户看了我们的样品后,决定放弃使用自己带来的布料样品,而要求他们的品牌使用我们提供的布料!”集团公司技术处处长赵俊波不无自豪地说。技术创新是雪达“征服”客户的一张王牌。去年一开春,集团董事长张世安又一次吹响群众性技术创新动员令:从集团领导层到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结果203种新产品诞生了,其中改性亚可力布料获得了“国家级新产品”称号。这个新材料被日本一家内衣企业看中,每年订做80多万套内衣。为此,集团专门研发和订做了80台“特殊”纺织机,用以大规模生产这种布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自日本的9家客商和国内的10多家名优企业痛痛快快地和雪达集团签了2003年的订单,并表示了长期合作的意愿。去年初,雪达集团聘用日本漂染师丸野洋九做技术指导。虽然丸野每月只来公司工作3天,薪水却高达15000元。值不值?集团副总工程师管吉友却说:“在丸野的指导下,我们染布的回锅率由以前的7%降低到5月的3.6%,6月又降低到2.8%。我们继续进行技术的创新,相信回锅率还会再降!”
创新党建工作,企业发展有了主心骨
雪达集团效益比较好,但集团公司坚持勤俭持家。生产车间宽敞明亮,全安装了空调,而集团领导至今还在几间旧平房里办公。直到前年,集团领导办公室才安装了空调。雪达集团共有74名党员,但个顶个都很棒,样样干在前。公司每天早晨7点上班,党员干部要比普通职工早到15分钟;公司老总和各分公司、分厂一把手必须深入,坚持“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温暖传送在一线,典型培养在一线”。前年针织厂的女工纪晓辉不幸患了白血病,干部职工解囊相助,捐款一万多元,使其得到有效治疗。
走进雪达集团,也许你不会相信:偌大的企业竟然没有搬运工。据了解,这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绝招:要求职工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如今重活累活先干已成了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每月需购进棉纱原料50余吨,仅棉纱的装卸也完全有理由成立专门的装卸队,但公司并没有这样做。不论什么货物到厂,党员干部是当然的“装卸工”。雪达集团副经理刘作集的话听来颇有深意:“集团领导层都是党员。这出风头的活可落不下我们哦!”
每年老人节,公司领导走访老职工和职工代表家中的老人。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用到了生产中。染整车间主任、共产党员马宝庆在染整设备搬迁安装时,三天两夜没睡觉,双手磨起了血泡,可他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仅设备安装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资金10多万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青岛雪达集团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勇抓机遇,不断创新,雪达集团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张正杰丁军和李瑞鸿徐伟孙建文宋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