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刊物上的文章,要么是虚构化的文学作品,要么是纯理论性的概念阐述,距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而最新的一期《天涯》杂志(2003年第6期)则在头条发表了一组关于“1970年代人的底层经验与视野”的文章,其中有黄灯的《今夜我回到工厂》、芳菲的《草根经济》、丁三的《我在图书馆的日子里》3篇文章。
这3篇文章虽然叙述的角度不同,丁三是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涯,芳菲谈的是自己的姑姑的草根网吧,黄灯则是对自己工作过的工厂的一种记忆。但3篇文章最终都指向了底层人的生存境遇,其中的欢乐悲哀历历在目。这些文字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很令人感动,有一种野地上的花草之美,同时展现了一代人(草根阶层)的精神状况。
对于当下的学术现状,学者黄平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建议。在《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一文中,作者不满意目前的社会学研究现状,指出“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的研究对社会学的重要性。确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隐含的文化模式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认知方式。学问不应该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层层递进,学问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精神活动。作者提出的这一见解无疑极具启发性,也切合当下学术所应该发展的方向。
耿占春先生的《丧失行动的知识人》一文其实也是对知识的生产方式提出质疑的一篇好文。作者从分析目前的知识产生现状入手,对知识人完全沉湎于话语的自身积累生成之中而感到切身的忧虑,对知识人困守象牙之塔这一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解剖,认为知识人应当行动起来,对现实进行发言甚至参与到改变现实的行动中去。文章极具针对性,对知识的自身繁殖现象发出了批评的声音。
每年的最后一期,《天涯》的文学版块照例是“新千年诗歌精选”,本期诗歌精选有28位诗人上榜,这些诗人及诗作当然不是好诗人及好诗歌的全部,但基本上代表了当下诗歌创作的各种艺术风格,展现了诗歌在当下的活力。我一直对坚守诗歌写作的人保持一种敬意。在这里,诗被物化世界有效地甄别出来,回到本分,成为“个人问题”,成为经典的内心生活,成为隐忍的秘史。诗在这里也由此上升为一种信仰或象征,一种不灭的心灵能力:代表美、想象、悲悯与爱。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的惟一超级大国,其影响力自然涵盖了诸多方面。关于美国的宪法话题也一直是学者议论的热点。卢周来的《关于美国宪法的神话与真相》一文针对目前知识界流行的“美国宪法关于私产保护的神话”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细致分析,指出“私产保护”并非美国宪法所制定的而是出自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接着作者对美国宪法的产生又作了细致的解剖,得出如下结论:“美国宪法产生过程,不仅不民主,不代表人民,而且也一点都不讲究宪政。”作者一反所谓的常识观念,揭开美国宪法的神话与真相,对当下的崇美心态无疑有着解毒剂的功效。张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