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吴晶)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炎黄子孙从未缺乏对英雄主义的挚爱。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因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而被一度疏离的词汇,正以平民化的方式重新走入中国社会的精神内核。
广东中医院护士长叶欣
2003年的中国,贯穿着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有鲜花,有掌声,有悲鸣,有欢笑,激荡社会的共鸣,点亮人们的心灵。
“如果有什么新药要做试验,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就先在我身上试。作为医生,我时刻准备着为事业献身,愿以生命换取更多人的幸福。”这就是今年春天,在抗击非典中以身殉职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主治医师李晓红留下的遗言。
人们在无数次的泪水涌出间,瞻仰着她笑颜如花的面庞,不禁感叹:什么力量令这个平凡的女子在死神迫近时,如此从容淡定。
39岁的叶欣说:“这儿危险,我先来!”梁世奎牺牲时,身上还挂着听诊器;陈洪光的唯一遗言是把遗体献给自己未竟的事业。听,这些倒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的声音汇成一股最强音,叩击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灵。
烈火铸就英雄群像
在11月3日衡阳特大火灾的抢救现场,消防战士曾辉和张晓成被垮塌下来的预制板击中头部,相继倒下。曾辉虽已停止呼吸,却仍紧抱水枪。张晓成则在罹难一瞬,还奋力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战友。
20位年轻的消防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连无情的水火都望而却步的铜墙铁壁,捍卫了420名居民的生命。各地赶来送别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写下这样的挽联:英魂长存天地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8000多名普通民警为国捐躯。英雄主义,这个在安定祥和的当代中国略显抽象的字眼,总在灾难突袭的时候,找到活生生的范本;英雄的身影,总在人们最需要时出现,为寻求精神支点的人们留下思考和感激。
无论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还是为民请愿的《宰相刘罗锅》,或是勇于创业回报家乡的《刘老根》,他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却在普通民众中找到千万个知音。
社会评论家黎继德说:这些凡人化的舞台角色,最近距离地再现了当代中国民众接受和认可的英雄主义,使民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中国人对奉献社会与自我实现的思考也更趋理智和成熟:过去10年,上海共涌现了3000多名见义勇为的热心群众,其中18人英勇牺牲。而在互联网构筑的虚拟世界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英雄”以呼唤“反腐”、“反扒”、“救死扶伤”、“救助艾滋病人”等方式,重温内心对高尚的渴望。
“航天英雄”杨利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英雄主义的注解。而今,这种凝聚向上的力量跨越时空,在日渐富足的中国人的意志、品格和精神中得以提升和延伸。
苦练十载,独上九宵。“航天英雄”
杨利伟第一次在太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庆祝他凯旋归来的喝彩声中,中国社会对英雄主义的呼应表达得如此直接、热切而又真实。
“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是他返回地面后发出的第一句肺腑之言。“一个大写的人,心里永远装着祖国和人民。”则是网民对英雄的最高致敬。
金庸论剑泪洒华山
年届80高龄的金庸一生塑造了无数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得到几代人的追随和认同。“爱祖国是与生俱来的,我到现在还保持着这样一种热烈的感情,可能不知不觉地渗透在小说中。”这或许就是一代文豪对英雄主义的最佳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