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年有不少地方反映电力供应紧张,您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用电增速已经连续17个月超过15%,而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8.5%。这么高的电力增长速度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值得我们反思。
我认为,不是电力发展得太慢了,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是某些产业发展势头过猛,打
破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超出了资源的支撑能力,这是缺电的关键原因。今年钢铁产量预计突破2.1亿吨,电解铝产量预计突破500万吨,高耗能工业已经成为工业用电增长的主导力量。
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而且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耗还会有上升趋势。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十分注意统筹兼顾,注意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和结构的调整。
问:还有哪些原因造成缺电?
答:今年特殊的气候、水文条件也是重要原因。如福建能源的47%依靠水电,多年来电力富余,但今年遭遇到50年未遇的大旱,许多水库水位降到正常水位之下,造成缺电。今年前11个月,全国发电量增长15.9%,其中水电仅增长2.7%,而且最近几个月是负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高温和严寒时节,大中城市的降温和采暖电调负荷多数超过当地负荷的1/3,持续时间短、随机性强,成为电网供电的一大难题。
缺电还有输变电线路不配套的因素,如广州到深圳的输变电线路不通畅。
问:有人说,我国已经出现了“电荒”,您同意这种判断么?目前电力供应究竟紧张到什么程度?缺口有多大?
答:全国有21个省市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限电情况。但多数是错峰用电,真正拉闸的还是少数。有的地方经济发展迅速,装机不足,电力确实紧张,如上海、浙江、江苏;有的高耗能产业发展太快,如中西部地区一些地方;也有不缺电的,如东北。
我不赞成“电荒”的说法。总体上说,缺电是季节性的、高峰时段的。全国的用电缺口大约在1000万千瓦,主要是缺高峰电。
问:有人把今年缺电归咎于前些年“三年不上电厂”的政策,认为电力工业这些年发展速度太慢,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答:国家没有“三年不上电厂”。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电力供大于求,国家对电力工业的发展进行了适当调控,但全国装机容量每年的增长都没有低于1000万千瓦。
在新世纪初电力尚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国家已经预见到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电力紧张状况。自2001年开始,连续两年新开工电站建设规模超过2200万千瓦,两年累计开工规模相当于“九五”期间的总和。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是世界罕见的。装机容量从一亿千瓦迈上两亿千瓦的台阶,用了7年;而从2亿千瓦迈上3亿千瓦的台阶,只用了5年。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
问:为了解决缺电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国家调整了“十五”电力计划,加大了电力建设力度。从今年开始的3年间,每年新开工电站建设规模都在2500万千瓦以上。今年全国预计投产电站规模2960万千瓦,新开工规模2990万千瓦,目前在建规模超过1.6亿千瓦,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明年将确保开工3000万千瓦至3500万千瓦。这些将对缓解今后用电紧张起到决定性作用。
国家将充分发挥三峡电站的能力。明年三峡又有4台机组投入运行,年发电量将达到309亿千瓦时,比原计划增发70亿千瓦时。这些电能将尽可能满足缺电严重地区的需求。
国家将加强电网调度,调剂地区电力余缺。把东北的电调往华北,把贵州、云南的电送到广东。北京、天津今年没有感到缺电之苦,就得益于西电东送。国家还将加大调峰电源建设,增加调峰机组,兴建抽水蓄能电站。继续推行需求侧管理,尽快研究完善峰谷电价政策,促进电网“移峰填谷”。
问:在解决电力供需深层次矛盾―――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问题上,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应当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树立新的发展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应当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应当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电力方面,就是要求地方停止执行电力供大于求时期自行出台的电价优惠政策,但符合国家政策的优惠依然保留。从明年起,全国省级及以上电网统一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7分钱,居民用电、农业灌溉和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变,这样摊到其他用户头上,每千瓦时平均上涨0.8分。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今后将更加重视节能工作。考虑到节能的因素,未来我们应当可以用4%到4.5%的电力增长满足7%的经济增长。
问:请您预测一下,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何时结束?会不会又出现过剩?
答:由于电力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2004年局部地区的电力供应还会比较紧张,特别是浙江、上海、江苏等地。但到2005年缺电情况将得到很大缓解,我们有信心到2006年解决这个问题。
电力过剩的可能是存在的。目前报送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审批的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5亿千瓦,是现有装机的2/3,其中要求明年开工的就有1.4亿千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国家将加强宏观调控,审批时会考虑到盲目建设造成过剩的可能,以及给资源和环保带来的压力。不过,经济有时是在不平衡中求得新的平衡,有时供略大于求,有时求略大于供,这也是经常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