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总投资1亿多美元的贝卡尔特钢帘线项目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预计2005年完成全部投资。据了解,威海今年新开工建设的加工制造企业近200家。
威海市紧紧抓住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这一发展机遇,以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主要途径,集中力量培植一批重点产
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全面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威海市成立了制造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打造好信息化和园区建设两个平台,优化硬件、服务、体制和市场四个环境。提出淡化传统的区域观念,协作联动,错位发展,引导那些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向半岛甚至更大范围的大企业靠拢,借梯登高,膨胀规模,使威海的制造业全面融入胶东半岛这一整体。
在淡化地域观念的同时,威海重新调整了产业发展重点,着力做大做强半岛制造业中的“威海板块”。确定重点发展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五大产业群。市里组成五个推进小组,一个小组抓一个产业。对原有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继续予以扶持。今年以来,他们将九成以上的技术改造资金及人力、技术资源投向占国内产量70%的渔具产业、占全国产量60%的木工机械产业和轮胎、地毯、曲轴等主导产业,加快规模扩张。三角轮胎和成山轮胎先后投入巨资扩产提能,两年内子午胎生产能力将翻一番,达到1680万套。
威海市还以承接日韩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借外力“强身”。10月份,市委书记崔曰臣率团赴韩招商引资,各市区也迅速行动,组成小分队赴韩,形成了一轮对韩招商热潮。同时,全力做好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准备工作,规划建设了汽车零部件、造船、光电子、染织等专业园区,使转移到威海的日韩产业能够迅速投产,产生效益。另一方面,做好跟踪服务,努力搭建适于日韩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推行机关干部包项目责任制、公务员与外资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等,全市3000多家外资企业,每家都有一名公务员做“编外服务员”。今年1―11月,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80?6%,其中韩资企业投资额达到12?27亿美元,同比增长74?6%。
(任松高 胡禄太 毕晟磊 李学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