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夜游海底 梦幻神奇
·利文新托福、雅思、SAT权威课程
·沃尔得半年英语免费学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别报道 >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封堵龙口竟搞“表演” 渭南抗洪“作秀”再调查 评论

青岛新闻网  2003-11-01 00:00:00 南方周末

 

  图: “封堵成功”仪式举行时,领导面前有十多名手持相机和摄像机的拍摄者,场面壮观

  “收报风波”

  10月14日中午,陕西省渭南市市政府的干部王明(化名)走进办公楼,发现气氛跟上午有些不一样。一些同事在偷偷地相互打听,“今天的《渭南日报》被收回重印,是咋回事?”

  细心的王明感到很奇怪,他找来了重印前后的两份报纸。比较后发现,新老版本基本一致,惟一的差异是4版刊登的一篇新华社记者署名的时评:《干部三浮之风不可长》。新版报纸删掉了原文中的一段话:就连抗洪救灾这样的紧要关头,有些地方也忘不了搞个形式主义的仪式。报载,陕西省渭南市抗洪一线曾发生这样一件怪事,已于9月10日成功封堵合龙的罗纹河入渭河口,11日上午又进行了一场封堵“表演”仪式,目的仅是配合专程赶来的当地有关领导参加的合龙仪式。

  10月28日,王明向本报记者透露,《渭南日报》的投送有两个时间档:报社附近的一般上午就送到了,远的地方要下午3时才能送到。这次事件中,上午送到的报纸有一部分被紧急收回,但下午投送的报纸基本上都被截住了。经过重新排版、印刷的新版报纸从中午起,开始陆续送到读者手中。

  同一天内,一份报纸出现两种版本。报社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在《渭南日报》的历史上还没有先例。

  这位工作人员还透露:当天上午,渭南市委一位主要领导跑到报社,拿着报纸大发雷霆,“这样的报道你也敢登!”熟悉这位领导的人说,“还从来没有见过他发这么大的脾气。”

  收报事件在渭南市引起轩然大波。十多天来,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没有来得及收回的报纸在一些场合被悄悄传阅,不少人还把它视为“奇货”收藏留念。

  就在渭南发生“收报风波”的当天,新华社记者刘书云接到了一位热心干部打来的电话。听闻此事,他的感觉是,“愕然,啼笑皆非”。

  刘书云和新华社的另外两名记者储国强、毛海峰,正是渭南“封堵决口表演仪式”报道的采写人。

  新华社的“重磅”报道

  刘书云等3名记者采写的报道题为《渭南抗洪怪事一桩:封堵龙口竟搞“表演”仪式》。报道称:

  已于10日晚成功封堵合龙的罗纹河入渭河口11日上午又进行了一场封堵“表演”仪式。

  从9时30分起,上千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烈日下列队站在大堤上等候。9时35分,10多辆小汽车声势浩荡地来到渭河大堤。

  但原定于10时举行的仪式直到11时21分才开始。报道说,拖延的原因是“场面”准备所花时间太多。组织者准备好沙袋,以备有关领导投放,并不断向周围的人解释领导站在什么地方,旗帜如何插等琐碎的事项。

  11时30分左右,渭南市有关领导在早已合龙的河口上宣布:“罗纹河倒灌入水口封堵成功!”随后,仪式转移至渭河大堤继续进行,先是介绍领导,接着是领导宣读嘉奖令,念贺电,最后是领导讲话。

  就在仪式进行中,渭南境内尚有另外两处决口等待封堵。

  9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这篇电讯。12日,国内140多家报纸予以刊登,一时舆论哗然。

  随即,批评声四起。领导不到场,堵口不算数,河口竟然“合龙”了两次!某网站观察评论员以调侃的口吻说,“既然如此喜欢‘表演’和‘作秀’,这样的领导应当去当演员。”

  一个细节是:遭受非议的渭南市领导还曾出现在9月9日的新华社报道中。

  9月9日上午10时,新华社快讯第一时间报道:渭南市委书记、市长在抗洪途中双双落水。

  同时落水的共有14人,其中一名未穿救生衣的摄影记者被洪水吞没。

  两日后,两位落水的领导又出现在了与落水地点近在咫尺的封堵成功仪式现场。这一细节被很多人忽视,以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新华社一位不知抗洪落水者和仪式参与者为相同领导的编辑曾建议记者:渭南有搞形式主义的领导,不是也有在前线落水的领导吗?放在一起对比报道,这样效果是不是更好?

  渭南应对“特殊考验”

  9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播出了一档节目:《抗洪前线一出戏》。受邀评论的专家对渭南市领导在封堵仪式上的表现进行了激烈的批评,称此事“骇人听闻”,“有关部门应追究领导责任”。

  9月16日晚,渭南市委紧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市委、市政府正面临“一场特殊的、严峻的考验”。

  9月17日,渭南市召开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700人大会。市委书记刘新文在会上说,“新华社的报道是片面的、失实的,央视论坛的评论是不负责任的。”

  两次会议的内容均于次日在《渭南日报》头版头条公开报道。

  据新华社一位老记者回忆,地方党委机关报在头版头条指责新华社报道“失实”,这在陕西省还从未发生过。

  一名参加大会的干部说,市委领导现在态度强硬,但前几天并不是这样,“前后转变,让人吃惊”。

  这名干部说,“9月15日晚,《渭南日报》还按市委的安排,发排了3位当事新华社记者写的内部通讯《帐篷中缺被子,仓库里压被子》,以及《陕西日报》记者写给市委书记刘新文的一封信。”

  这期报纸的编者按中称,“(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于没有经验造成的,有些是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造成的”,并表示“本报代表市委和市委书记对陕西日报社和新华社记者的批评以及很好的建议表示诚心地感谢”。

  短短两日,情况急转直下。此时的渭南市已是满城风雨,“议论什么的都有”。一些干部说,“新华社的这一报道算得上渭南抗洪的‘第四次洪峰’”(注:当时渭河第三次洪峰刚过)。9月16日,渭南市委、市政府向陕西省委报送了一份“情况说明”。17日,又以渭南市防汛指挥部的名义向省内有关厅局散发了一份“真相”。

  这两份材料对新华社报道和央视论坛评论作出了正式回应:

  9月11日当天是中秋节。

  材料强调说,“我们只是想,一定要在中秋佳节慰问我们的子弟兵,以表达全市人民特别是渭河沿岸200多万人民群众的感激之情。”

  渭南市委否认了这是搞形式主义。

  “参加这个活动的都是连日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有关人员,没有邀请市外记者,没有鲜花彩旗,没有台上台下。”

  “(渭南领导)满眼看到的是洪水淹没的惨烈景象,满脑子想的是几十万灾民的安置救济和抗洪、抢险、排洪工作,思想高度紧张,精神压力巨大,没有时间考虑表演仪式问题。”

  “这个简单的活动将中秋节慰问即将撤离的官兵、赠送锦旗、宣读嘉奖令和宣布封堵成功这几件事合在一起,应该说是省时省力之举。”

  但材料中也承认,“不足之处是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集结的时间长了一些,特别是有200多名武警指挥学院的学员入伍才十来天,消耗很大,体力不支,对此考虑不周,我们是有责任的。”

  “表演”仪式纯属误传?

  9月16日,渭南市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包括新华社在内的40多家内地媒体和个别香港媒体参加。市委书记刘新文在会上宣布,当事记者“已向他们作了道歉”。

  闻听此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一位新华社记者愤而离席。回来后,这名记者立即找到了本社记者储国强,质问他“报道又没有错,为什么向他们道歉”。储国强听后一头雾水:“谁说的?我们根本没有道歉啊!”

  储国强回忆,“9月11日晚,刘新文看到报道后,曾和我们有过沟通,当时大家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话。”

  9月17日,在全市700人干部大会上,刘新文要求:“从现在起,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媒体,采取答记者问、专访等多种方式向群众说明情况。要主动向媒体发送说明材料,以求得理解。”

  “会后,市里各部门的抗洪宣传报道就多起来啦!”渭南市一位机关干部告诉记者,“我们局领导当天就开始布置专门人手搞报道,加大报道任务,说是领导要求尽早将新华社的报道冲淡。”

  9月17日,就在刘新文发表上述讲话的当天,香港《大公报》发表该报驻陕西记者采写的稿件,称“表演”仪式纯属误传。

  该篇报道全文基本援引渭南市委、市政府散发的“情况说明”。见报后迅速在网上流传。

  一时间,舆论茫然。

  堵口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封堵现场位于渭南市华县下庙镇境内。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罗纹河与渭河交接处宽约50多米,河道上架有桥梁,渭河洪峰来临之后,渭水由此倒灌,流入罗纹河,决堤之后,涌入下游,淹没90万亩良田。

  武警西安指挥学院近500名师生参加了抢险。学院政治部主任孙红军告诉本报记者,封堵任务于领导到达的前一日晚10时半左右完成。

  教官伍义涛说,“为了堵上决口,近2000名官兵没日没夜,在大堤上扛了7天的沙包。”

  学员张超纯半夜里打了个盹,起来时从衣服里掉出一条蛇来。

  抢险人员早已疲惫至极。封堵成功,一名教官喊话时,竟不知不觉倒地睡着。

  孙红军说,第二天上午,有人通知抢险队伍集合,举行仪式。仪式持续到正午,此后,官兵们开始陆续撤离,到下午4时左右才基本撤离完毕。

  至此,从9月10日晚10时15分封堵成功到次日完全撤离,武警官兵在大堤上多停留了近17个小时。

  通过大量现场图片,可以看到仪式举行时,后排的抢险人员很多已不堪疲倦,有的坐着,有的半躺。

  当地最有影响的一家媒体形容这是一场“宏大的庆祝仪式”。

  新华社记者刘书云说:“仪式开始后,组织者曾安排各位领导每人投一到两个沙袋。后来又有人建议,每个领导投一个沙袋就行了。这时市委书记刘新文摇手,‘我们就不要投了,不要做那个秀。’市长曹莉莉也跟着说,‘本来不是我们干的,我们还是不投算了’。”

  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情况说明”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当时,确有人建议有关领导投掷土沙袋,但市委书记立即制止。

  新华社记者还提到,“仪式举行的前一天晚上,部队官兵曾接到指示,明天要举行仪式,留个口子等明天再搞。但此项命令后来又被撤销。”

  本报记者就此向有关人员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不太清楚”。

  采访期间,本报记者两次拨通了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的电话。他说,“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情我们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已经逐渐平息,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了,我们也不愿再提起了。”他婉拒了记者当面采访的要求。

  调查组尚无结论

  10月28日下午,本报记者走在通往华县下庙镇灾区的路上。目光所及,墙倒屋塌,瓦砾成堆。那些洪水过境后的土地上,匍匐着枯黄色的玉米秆,茫茫一片,全部绝收。

  90万亩土地,20万灾民。劫后余生。

  记者向村民们打听,知不知道封堵“表演”仪式的报道?村民们都说“知道”。问他们信不信,村民黄照耀说,“信!”再问理由,村民们只说:“电视上都已经放了,有啥不信?”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知,渭南市封堵“表演”仪式经新华社报道后,已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陕西省已就此事成立调查组。目前,记者从调查组成员那里得到的消息是:调查正在进行之中,尚无结论。(刘建平 李岩)

页面功能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夜游海底 梦幻神奇
· 利文新托福、雅思、SAT权威课程
· 沃尔得半年英语免费学
· 啤酒节纪念品热销,聘节庆短工!
· 这个暑期只和外教学纯正英语!
· 规划未来 赢在暑假 国交一座难求
· 来颐高 体验一站式数字消费
· 文化市场40-800平商铺热销
· 啤酒节“青春偶像”大赛海选开始
· 中国海大07传媒经营与管理硕士招生
· 天津大学MBA新班7月14日开学
· 百年青啤 彰显活力
精彩专题
 
帆船之都青藏行
 
2007市民月专题:请您献计策
 
[时政]
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
[时政]
2007市民月专题:请您献计策
 
[房产]
5月岛城楼市销售排行榜
[房产]
购置限价商品房指南
[教育]
青岛新闻网高考站
[教育]
2007年中考咨询专题
[健康]
“巾”夜你与谁相伴?
[健康]
六一亲子旅游健康指南
·青岛特色文化礼品 89872008
·小学生暑期托管班
·和外教接触英语能学不好吗
·肯德基曙光基金温暖人间
·市南区江西路个人房租赁
 
·疯狂英语让孩子彻底爱上英语
·学什么比上大学更有前途?
·大乐透"超越500万"传奇上演
·07百事球王争霸赛 即将开幕
·起亚RIO蝉联满意度调查冠军
酷图·视频
 
DIY蛋糕PP
 
伤城之邪恶之剑
 
中国男人
 
[视频]
撞车骗保警方揭穿职业撞车族
[视频]
妇女揽旅客 称有小姐玩
[视频]
芬兰:爱情助阵背老婆大赛
[视频]
美华裔家庭7兄弟获9博士学位
[视频]
儿童脖子被防盗网卡悬在半空
[视频]
侯耀文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频道精选
 
市南区政府搬离黄金地段
 
宝马首款两厢小车有望引进国内
 
 
支票可以全国通用了
 
布达拉宫7月起限时1小时参观
 
 
七岁小孩有脚没腿
 
大学生拒高薪乐当擦鞋工
 
 
来颐高体验一站式数字消费
 
颐高数码广场全面升级
 
[房产]
相关法规法条全面梳理 《物权法》开始热身
[汽车]
国内车市6月份车价下降速度略有加快
[健康]
少女怀孕热线火爆 网络交友致孕学生近半
[旅游]
布达拉宫7月起限时1小时参观
[财经]
青啤进军西部打出组合拳 投资两亿元布局成都
[教育]
二批次高中录取分数线跳水 今起可查录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