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今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做好再就业工作,需要对全国就业形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
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
万人,加上现存的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800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左右。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明显改变。近几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571万人)上升到目前的4.2%(795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结果。一些国有企业冗员过多,是历史形成的。国有企业职工总数已从最多时的7500万人减少到2002年底的4400万人。在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还会有一部分富余人员需要分流。一方面,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多数下岗失业人员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不适应新形势,再就业相当困难。就业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相叠加,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变得更加艰巨。
尤其突出的是,全国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超过300万人,用人单位一般很少招用,而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其中不少人的自身能力又难以适应,这部分人成为就业的特别困难群体。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抽样调查,失业周期最长的几乎全部是大龄人员。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就业课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上亿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已达8200多万人。今后几年,这种转移的速度和规模还会加大。
除以上因素外,今年上半年非典疫情的发生使就业矛盾加剧。在许多地区,再就业扶持政策的执行被迫推迟,常规性培训和招聘活动一度停止,给推动再就业带来了一定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加大。截至7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7%,尚有70万人未正式就业。
但是,我们具有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这是增加就业的有利因素。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上升,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的效应将进一步释放,这是对再就业工作的有力推动。
近年来,我国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从1998年至2003年6月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有2780万人,其中有1850万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已经明确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再就业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关键是要全力以赴地抓好落实。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