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小明的父亲一看到这份协议就生气。
事件
去年10月,在我市某职业高中念高三的小明(化名)和同年级的30名同学一起,被学校安排到新加坡松下电子公司实习。小明的父亲是个残疾人,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出国后,18岁的小明本想努力工作多挣点钱,没想到因压力过大,他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10月25日晚,小明在新加坡跳河自杀,幸被同学及时发现。同学拉扯小明的过程引起当地警察注意,小明随后被带到警察局。第二天,小明被新加坡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出国实习一个月后小明被父亲和学校领导接回了家。小明的父亲认为孩子精神失常是包括学校在内的三方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造成的,于是将孩子所在的职业学校、给孩子办理出国事宜的某出入境服务中心和新加坡某公司驻青办事处告上法庭,要求三被告赔偿小明医疗费11000余元及伤残生活补助费、后续治疗费等。李沧法院昨天受理了此案。
家长点评出国决定要慎下
王先生:我儿子今年上初一,我赞成让孩子到国外去学习,但是在出国前一定要经过慎重考虑,而且要征询孩子的绝对同意。因为国外的环境和国内差别很大,又面临语言上的困难,承受不了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很容易出问题。
家长信任是孩子的动力
张女士:女儿上高二的时候,我就决定让她出国上大学。让孩子到国外念大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刚离开家的一个月里,每次打电话回来都哭,说是想家,孩子哭我也哭,后来女儿慢慢适应了国外的生活,每次打电话都给我讲她那里的新鲜事。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关键是家长应把心态放正,既然决定让孩子出国独立生活,就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王辉?青岛心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别给孩子心理
定错“型”
青岛心康心理咨询中心王辉主任介绍,17岁至19岁是孩子的心理定型期,假如这一阶段孩子自我感觉生活的环境很安全,人格就会比较完整。
王辉主任说,出国的孩子分两类:一类平时过分受溺爱,一类父母特别要求完美。在这样两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突然离开父母,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因自我调整不过来,会感觉很无助、自卑、迷茫,严重的导致精神分裂。
王主任提醒,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
工作时间超长生活条件较差
学生家长:还我健康儿子
昨天,记者采访了小明的父亲李某:
去年10月13日,小明到新加坡松下电子工厂后,每天加班工作12个小时,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得不到休息。
孩子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精神状态很好,而且,我们家里从来没有过精神病史,孩子出国实习一趟就变成了这样,我和妻子真的快崩溃了。孩子回国后一直在接受治疗,但病情没有多大好转,根本无法继续上学,整天自言自语,有时候光着身子在家里来回走动,早知这样,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他出国。
第三被告?新加坡某联合公司驻青办事处
心理素质差是他的病根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第三被告新加坡某联合公司驻青办事处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已经咨询了律师,“小明的父亲将公司驻青办事处列为被告,首先是诉讼主体上的错误。”该负责人说,和小明一同出国实习的共有30名学生,如果说实习工厂压力过大造成小明精神失常的话,那么为什么只有小明在出国后第6天就出现了精神失常的迹象。该负责人表示,小明的自身心理素质还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尊重个人隐私,本报特隐去当事人真实姓名和身份。
撰稿宋振涛 张鸣 摄影 赵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