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在沔阳路的一个偏僻院落找到庞鹏春(题图)时,他正冒雨与妻子从货车上抢运一批原材料,两人脸上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材料入库后,庞鹏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解释说:原材料淋多了雨水,制出来的
P ET塑料容器
就不能保证质量。说罢,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业经历……
未雨绸缪学本事
今年47岁的庞鹏春70年代就进了工厂做设备维修工。80年代末我市办了家电维修班,他积极报名学习,工作之余又掌握了一门技术。5年前,单位效益不好,他主动停薪留职,开了一处家电维修部,等到1999年正式下岗时,庞鹏春又学会了
P ET塑料容器制作技术。2002年,随着家电售后服务的完善,家电修理生意逐渐变得萧条,于是,他萌生了办一家 P ET塑料容器厂的想法,但如何经营却成了难题。
培训班里再“充电”
去年12月,庞鹏春得知劳动局免费举办“小老板”培训班的消息后就报了名。当时天特别冷,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板桥坊赶到市南区听课。在培训班里,他把政府对下岗工人的扶持政策系统、全面地听了个明白。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他懂得了当“小老板”应当如何进行设备投入、资金周转、市场销售,也从老师讲的例子中不断总结别人成功的经验。毕业时,他的
P ET塑料容器制作创业计划已经有板有眼,培训班的老师也多次为他分析指导。
跑出来的市场
妻子起初坚决不同意庞鹏春的计划,他就天天磨嘴皮子,直到做通妻子的工作并借来了10万元资金。再后来,进设备、购原料,生产启动了,“老板”也当上了。庞鹏春天天“靠”上去,严把产品质量关,硬是把允许范围内的3%的废品率降到了1%。开始,一些厂家觉得庞鹏春的“庙”太小,名气不大,拒收他的产品。“市场要自己找”,庞鹏春想起培训班老师的话,包里放上几个火烧、一瓶凉水就跑遍了省内的县市,为了及时赶回青岛发货,他就在夜班车上合合眼。早晨一到厂,立即和妻子搬运、发货。
几个月下来,庞鹏春的体重下降了不少,产品的销量却上升了,有的厂家现在主动上门求货。他欣慰地说,创业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以后生产扩大了,还要吸收下岗女工就业,为国家减轻负担。宋振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