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昨采访民政部获悉:悲剧催生了收容遣送向救助转型国务院常务会议前天审议并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管理办法(草案)》,该办法施行后,收容遣送办法将退出历史舞台。新办法是如何出台的?内容上有什么变化?昨天,民政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胡女士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孙志刚被错误收容并殴打致死,这一事件给新办法的出台“提了速”。
记者:新办法出台是否与孙志刚事件有关?
胡女士:有关系。孙志刚事件让新办法的出台“提速”了。其实,取消收容遣送的改革,我们早就着手做了,孙志刚事件促使了该办法更快出台。
记者:新办法何时能公布施行?
胡女士:现在不好说,国家对此很重视,我想很快会出台。
记者:很快是多长?年内会出台吗?
胡女士:应该可以。
记者:与施行了10几年的收容遣送办法相比,新办法有哪些变化?
胡女士:最大的变化是取消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变成救济、救助。这种变化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草案中的具体内容?
胡女士:草案还没最终确定,现在还没法说,这个草案上周还是绝密。
记者:这种救济到底是怎样一种方式?是“救急”还是“救穷”?
胡女士:是“救急”。符合条件的乞讨人员获得救助,有一定的时限。
记者:那么,已经存在10几年的收容遣送站今后何去何从?是否会取消?
胡女士:不会取消,遣送站今后将改成救助站。
相关链接
孙志刚(下图),男,27岁,湖北省武汉市人,2001年在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结业。今年2月24日受聘于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
3月17日晚10时许,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广州天河区被区公安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错误作为“三无”人员收容。18日晚,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20日凌晨,孙志刚遭同病房的八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当日10时死亡。
点睛收容遣送办法实际是作为强制措施来执行,而根据《立法法》,只有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才有资格作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因此,这个法规显然是违反《立法法》的。―――周汉华(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一个民工花了很多路费从四川来到北京,但他能一到北京就找到工作吗?如果他一时找不到工作就被收容遣返,那他的生存发展又从何保障?如果收容遣送办法不废除,就会有收容不完的人。―――黄钟(《战略与管理》杂志执行主编)
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取缔这一制度后,城市会不会更加混乱。但如果农民失去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和机会,我们又如何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稳定?―――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剖析
杨红?青大法学院副教授
收容变救助社会更文明
“日前发生的孙志刚事件,很集中地折射出原有收容遣送办法的弊病。”青岛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红告诉记者,我国此前在收容遣送方面出现了不少法律模糊地带,在执行中很容易侵犯一些流浪人员的人身权。
杨红认为,目前,收容遣送站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保障机构,而是具有一定综合整治功能的机构。前一种功能属于服务性质,以自愿为原则;后一种功能属于监管性质,是强制性的。把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管理功能纳入一个机构,给执行者玩忽职守和滥用权力留下了漏洞。
把“收容遣送站”变为对外来困难者的救济站,这一变化取消了对人身自由的强制性,体现出一种现代文明。
这是个“利好”
青岛遣送站站长:不用一年到头送人了
青岛收容遣送站的现状如何?现有的工作人员如何看待自己的“新角色”?昨天下午,记者走进青岛收容遣送站探访,遣送站站长张炳业告诉记者,这一变化对遣送站是个“利好”消息。
功能回到“起点”
张炳业介绍,我市在建国前就有收容遣送站,1979年青岛收容遣送迁址目前的淮阳路9号。收容遣送站最初承担的主要功能也是救济流浪乞讨人员,90年代后,收容遣送站扩大了收容范围,增加了无有效合法证件、无居住场所、无正常经济来源的新“三无”人员。
“这一变化实际使收容遣送站参与了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张炳业告诉记者,遣送站改为救助站,“对我们是个利好消息,今后我们的工作更加单纯了,不用一年到头忙着送人了。”
常遇到“熟面孔”
张炳业告诉记者,收容遣送对象主要来自农村,其中很多人把沿街乞讨当成吃饭的“职业”,所以不少人被遣送回原籍不久,他们又再次回到青岛,遣送站经常遇到“熟面孔”。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青岛收容遣送站时,只有5人正被收容。他们住在敞亮的瓦房里,房屋外是个小
花园。记者走进其中一间屋,两个被收容的小
孩正在入迷地看电视。记者问:“现在过得怎样?”其中一人笑着说:“比外面好多了。”
上图:在青岛收容遣送站一个房间里,两名外地孩子正坐在床上看电视。聂向锋/文徐崇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