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任职多年的管理人员,我曾多次到青岛国际学校考察,研究域外教育的情况,学习先进经验。听说青岛国际学校又来了一位新校长,我再次前往。上几次“取经”都是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入手,而这次是从管理进入,我想知道这位美国校长如何管理学校的。我又获得了一次全新的体验,我想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媒体与大家一同分享。
再次走进青岛国际学校,令我最吃惊的是新任校长的办公室就安排在教学楼进门处一间仅七八平方米像传达室一样的小屋子里。小屋设施简单:办公桌椅、四把帆布椅、文件橱;没有沙发,没有以往那些豪华漂亮的摆设装饰。小屋的“透明度”极强,任何人出进都会透过玻璃门窗看见校长办公,校长更是抬头可见进进出出的人和各教学楼层。同在这所学校任职的校长夫人告诉我,校长之所以要这样安排自己的办公室,就是为了对学校一目了然,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以便迅速处理。
听说我来了,校长在他的小屋里热情地接待了我。真荣幸,这位美国校长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且非常健谈。他拿出刚制定的全套的管理制度,一条条地向我作介绍。他非常专注地与我交谈,电话铃一次次响起来,他都不去接。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让我深受感动。
J effrey David
Fischmann校长的中国名字叫王节。由于他的太太是中国台湾人,这注定了他的中国情缘。他对中国的易经和儒家学说有着深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中渗透着许多中国特色。在他小小的办公室里,挂着孔子的画像,他最先向我介绍的是贴在墙上的《沟通的艺术》,他说这其中渗透着儒家思想。他把它叫作“谈话的艺术”,他要求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还是管理人员,还是二线员工,都要时时用“沟通的艺术”来处理人际关系。
《沟通的艺术》的文字表达十分简洁:
“正确的―――错误的;和善的―――粗鲁的;温和的―――苛刻的;有价值的―――无价值的;
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
就这么简短的五条,就向你展示了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真谛。后来我在每个处室的显眼处都发现了这样的宣传牌。它在提醒大家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处处考虑他人的感受。
国际学校的教师、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信仰,如何把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凝聚在一起,只能靠人本化的管理,因为人性是全球所共有的,尊重人性的人本化管理是现代管理所追求的理念。我们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要融入国际社会,必须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人治、法治、文化治三个层面中,文化治是管理的最高层次。从王节的管理制度中,我看到了一种“法治”与“文化治”的有机结合。他把民主与尊重无孔不入地渗透于他的各项管理之中,他用充满人文精神的制度来引导他的教师和学生。
在他的评估制度中,我看到了许多我们所缺少的东西―――
例如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估中有这样的内容:“教师能否在学习中给我一个挑战。”“给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提问。”―――这是提醒教师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现真理的空间;“能否正确而公正地评价我的行为。”―――让学生在评价教师的评价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在教师之间相互评估有这样的内容:
“能否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遇到冲突或分歧能否用建设性的方式来沟通。”“有分歧的时候是否以积极的态度与别人协商。”具体内容细化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教师与二线职工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与外来人员的态度与沟通。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的意义,提供的是交流的技巧。果然在学校里我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绅士风度,一群不同肤色的个体已经被王节的人性化制度成功地结合成了一个有感情、有凝聚力的团体。可见教育性管理比控制性管理的威力的确大得多。
在校长对教师的评估中有如下的内容:“使用教材的正确程度”、“选择资料、材料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在考察教师运用自主权的能力;这被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技能的重头戏,体现着西方教育的特点。而我们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师还没有获得这种自主权。新的课程改革虽然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但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办法,尤其如何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教师提高创造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国际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教师对校长的评估―――这是校长主动地把对自己的要求公之于教师,让教师评价他,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不也值得我们学习吗?评价内容除了敬业、能力、人品方面之外,还有这样几项:“能否将信息及时通知我(教师本人)”,“校长是否对工作充满兴趣”,“对我(教师本人)的工作是否支持”,“对我(教师本人)个人问题的处理是否公正。”“在紧急时刻是否帮助和支持我”―――这种让教师从个人角度去评价校长的做法令我耳目一新,按照我们的习惯认识,带有主观色彩的意见多被贴上“偏见”的标签,于是被管理者的感受就堂而皇之地被管理者所漠视。有研究表明,一个现代人需要真感觉和非情绪化,有强烈感觉的人是有个性和悟性的人。人本主义管理对个体的尊重就体现于对人的感受的关注。王节反复说的一句话是:“要知道对方怎么想。”
他把对教师的尊重作为考核自己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性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的确令人佩服。
我们交谈完毕,王节校长陪我到各个教室去看看。每到一个教室,都看到墙壁上贴着《沟通的艺术》;那些外籍教师都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这是过去所没有的;王校长则走到每个学生身边或拍拍肩膀,或摸摸头,或说句什么;几位中学生把他们为校长拍的照片送给他……这一切都呈现出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沟通的文化,那种由文化而引发出的制度实现了“以自主培养自主”,“以人格培养人格”,“以人性激活人性”的目的。我禁不住赞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此话没错。”(曹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