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新闻网
随着手机用户的激增,手机短信也日益为人们熟悉并接受。但是,近一个时期,利用手机短信息诈骗的案例屡有发生,受骗人遍及全国各地,涉及各行各业,给受害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短信骗局”令人防不胜防,罪魁祸首当是犯罪分子,但是,短信经营商也难辞其咎:技术有欠缺,管理存在漏洞等。这些问题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只能寄望于手机短信用户:提高警惕,千万别贪!
短信骗局名目繁多
方某声称他的手机收到深圳一个陌生手机号码发送的短信息,短信息上称,他中了深圳某公司举办的抽奖活动一等奖,奖品为一辆桑塔纳轿车,但是领取奖品需要交一定的金额办理手续。方某信以为真,先后分8次将现金汇入深圳不同的银行账号,被骗金额高达6万多元。
许某说他接到的一个手机短信的内容是,台湾鸿昌公司为庆祝美国戴尔集团产品在中国大陆销量过亿,特举行抽奖活动,他中了二等奖,奖品是一台价值18000
元的电脑。他很高兴,依照对方提供的帐号向福建厦门的这家公司汇了308元的“邮费”,可是20多天过去了却迟迟没见奖品寄来。后来他向戴尔集团咨询后得知,戴尔公司从来没搞过这样的活动。
王先生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息。该信息显示:“台湾远洋集团为了庆祝中国移动通讯超亿,特举行SIM卡抽奖活动,您是二等奖用户,请速来电咨询:139603170××。”该信息发自号码为130556576××的手机。
小李收到一条短信息,是一些廉价商品的邮购广告。小李相中了其中的一款手机,并很快汇了700元给出售商品的那家公司。让小李大跌眼镜的是,对方收到货款后马上说没货。苦等了两个月后,小李被告知,要么等到明年兴许有货,要么就再买8到16部同样的手机。闻听此言,小李气得险些晕过去。
一位北京人收到的短信内容是:“恭喜您获得了由广州恒兴集团举行的促销活动二等奖,奖品为一台便携电脑和一台手机,只要您寄出298元的空邮费,就可在48小时内获得奖品。”丰厚的奖品令他为之所动。
一名湖北人收到了这样一个手机短信:“我们公司举行SIM卡抽奖活动,您的卡号已中奖,凭身份证和SIM卡即可来领取奖品。”
骗局得逞手段不少
还真有不少人相信“天上能掉馅饼”,其实只要冷静想一想,众多短信骗局是有规律可循的,不难发现其破绽:
首先是这些所谓联系人的手机基本上是神州行卡、如意通卡等,登记不需要身份证,有时明知其号码,也很难将其抓获。
其次是犯罪分子骗取钱财的主要途径虽然是通过银行,但是他们一般是通过异地卡转帐,也就是ATM机进行交易。因为是通过网络,也就是说这些资金的流动并不经过人工操作,所以银行也就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帐号进行注意和跟踪。
第三是犯罪分子通常不自己去银行开户,而是雇请民工,通过正常的方式开户,有时还会雇请多个民工,用他们的身份证一次性开很多不同的帐户,一笔款进帐就不再使用该帐号,跟踪很困难。
第四是此类欺骗性短信息单从字面上无法分清真伪,通信公司也不会加以拦截。同时,通信公司无权对用户的语音通话内容进行过滤;也无权对用户的短信通信内容进行过滤,更无法阻止用户间发送短信。另外,各地移动通信企业在手机短信息的发布上没有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信息发布把关不严,也是一个原因。
遏制骗局亦有招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识破短信骗局有章可循,打击遏制短信骗局的各项措施也在实施之中。有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条例使得短信骗子越来越无处藏身。
――消协发布相关警示
上海市消费者协会今年发布的第七号消费警示,提醒市民如果突然收到手机里“恭喜你中奖“的短消息千万得小心,谨防上当受骗。该市消协在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打击力度的同时,提醒市民收到此类中奖短消息后,千万要多留份清醒和警惕,并主动与移动公司和执法机关联系证实,以避免一时冲动而上当受骗。
――警方实施有效打击
深圳警方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此类犯罪活动的专项整治行动,共破获51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缴获赃款18.7万元。
――银行系统加强防范
在日常办理储蓄卡的时候要注意甄别一些可疑的人,比如说持着他人的身份证开户的,特别是一张身份证在银行开了十几个户或者几十个户。对涉嫌短信息诈骗的银行帐户采取暂缓入帐、冻结止付等防范措施。
――有关运营企业完善管理
手机短信经营商制订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配备专人负责。特别是针对公共短信息的发布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人工台话务员服务权限要严格加以限制,禁止人工台话务员非授权发布群发信息,并对有关人员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教育,提高鉴别有害信息的能力,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各移动公司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记录和保存,并对记录和保存的信息严加管理,确保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安全。同时,各移动公司若发现发送的短信息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及时向公安等有关部门和通信管理局报告。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短信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尽快制定手机短信服务的法规,对其技术标准、内容、收费、争议解决方式等进行规范,以促使手机短信市场向着科学、安全、健康、实用的方向发展。
――手机用户加强自我防范
有关部门指出,眼下,即使手机厂商就要和手机运营商之间达成默契,在手机本身设置一些拒收清单和接收清单等功能,也只能部分弥补手机性能的不足,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手机用户加强自我防范十分必要。目前,利用短信进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大都是打着大的IT公司的旗号,既然是大公司,没有固定联系方式,而且转账都是个人账号,这本身就值得怀疑;而且,骗局中的中奖金额,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奖品金额(价值)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因此,对“天上掉下的馅饼”还是要小心去接,否则会砸伤自己。
遇到类似情况,就拨打“1860”等移动通讯公司提供的服务电话查询。专家提醒人们:应警惕手机短信这样的“促销陷阱”,增强“心理免疫能力”,千万不要贪图一时之利。
欧韩规则可资借鉴
针对短信出现的问题,欧盟的措施是立法遏制“短信广告”泛滥
。欧盟制定了“保护私人信息数据”行为准则。该准则预计2003年底正式生效。按此准则,欧洲用户被动接收企业“短信广告”的现象将成为过去。该准则规定,信息领域内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电子信箱、网址等个人资料不受侵犯。只有在互联网用户或手机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企业才有权向他们发送电邮或SMS信息。用户有权要求他们的个人电子资料(手机号码、电邮、网址等)不被登录在公共目录中。该准则将能够使欧盟成员国消费者保护机构约束电信公司和互联网服务商,并保护公民的电邮、电话谈话、短信不被滥用。
韩国将严惩手机广告短信,最高罚500万韩元。据韩国当地媒体报道,韩国信息通讯部宣称,针对最近迅速扩散的手机广告文字消息,韩国出台一项杜绝措施,使用手机发送广告文字消息的行为将被处罚,最高将被处罚500万韩元(合3.5万元人民币)。同时,移动通信用户表示不愿接收信息时,所用电话费将通过080免费电话等由广告性信息的发送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