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议程安排中,开始没有放礼花这个项目。
在北京的苏联顾问根据苏联的国庆经验,向大会筹委会建议开国大典最后一项议程应放礼花。
施放礼花能使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五彩缤纷,当然很好。但礼花什么样,没有几个人知道。
任务下达给华北军区的一位叫张桂文的作战科长。当时,他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不仅不知道怎样制作礼花,也从来没见过礼花,但他通过苏联顾问找来了苏联十月革命节阅兵的记录片,知道了放礼花是怎么回事。
苏联施放的第一层礼花是信号弹,张桂文这才明白礼花与作战科的关系。
开国大典那天晚上8点左右,大会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命令张桂文开始施放礼花。张桂文接到命令,马上抓起桌上的麦克风,充满激情地连续喊了三遍:“各位注意,现在施放礼花!”
然而一点回声也没有,麦克风坏了。
幸亏这位施放礼花的指挥员是参加过无数战斗的军人,他像打仗一样,为保证礼花施放成功,拿出了三套方案:第一套是由他利用广场扩音器向施放礼花的6个点呼叫,直接下达命令;第二套是如果麦克风失灵,就由张桂文在指挥部发放一颗信号弹,表示放礼花开始;第三套方案是如果张桂文的信号枪出故障,派一个人通知最近的礼花点,其他各点见到礼花都一齐放。
此时,第一套方案失灵,张桂文二话没说,走出临时指挥部,从腰间熟练地抽出信号枪,冲着夜空打出了一颗绿色信号弹。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使周围的人们不禁大吃一惊。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广场周围的6个发射点同时轰然爆响,五彩缤纷的“礼花”喷向夜空,照亮广场,染红了古老的天安门,预示着新生的共和国万紫千红的明天。
张桂文恐怕没有想到,他那颗应急的信号弹,竟成为开国大典之夜的第一朵礼花。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