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一条主线,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提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怎样能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怎样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怎样能够追赶世界先进潮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从这样的历史高度、这样的时代要求出发,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我们党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形成发达的生产力。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注意把握“三个坚持”: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为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打开更广阔的通途。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就要调整和变革。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也没有止境。必须在全党牢固树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切实保护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第一要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农民阶级和其他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坚持把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我们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经济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必须敏锐把握这一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在思想上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自觉性;在体制上要鼓励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上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注意把握“四个必须”:
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指导思想要鲜明,要先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要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必须坚持发展先进文化的正确方针,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必须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正确的行为规范。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必须把改造、抵制和吸收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必须借鉴外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进行文化创新,增强感召力。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它的规律不是自发地起作用,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活动来实现。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享受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要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历史规律性和历史主体性的结合上,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理性。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观点。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丝毫的特殊利益。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依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邓小平同志曾经用“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来强调党和人民不可分割。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决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才能无往而不胜。
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要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自觉做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忠实代表。
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许多人走上了富裕之路。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社会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干部首先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四、“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坚持了贯穿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又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赋予这些基本原理以新的思想内涵,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新概括、新创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既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事各项事业,都要以“三个代表”为衡量标准,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人民日报9月14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