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一版
显微镜里的执着人生
记“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青岛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宋微波
2001年09月10日 03:31:52
青岛市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

  年仅43岁就被诸多光环围绕的青岛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宋微波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么平凡。中等个头,清癯的面庞上架着大多知识分子都有的黑边眼镜,衣着普通得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一旦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后,却不能不被他的学品、人品以及奉献精神所动容。

  对事业的强烈使命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这种力量推动着他无怨无悔地在显微镜下探寻美妙的未来

  采访是在他的办公室兼实验室开始的,淡绿色的墙壁配以白色的百叶窗和原木色的地板,显得格外清爽,屋内的陈设纤尘不染,井然有序,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几帧风景照片,还有一幅老到的自画像,要不是有显微镜之类的仪器,这儿简直就是个温馨的家,据说全部的装潢都是由宋微波一手设计。一盆挺拔的文竹增添了室内的生气,当记者向宋微波询问是否有养花的爱好时,他平静地说:“我没法谈业余爱好,因为没有时间。”

  早上8时走进实验室,一直到晚上10时多实验室关门,除了吃饭和休息外,他几乎是泡在实验室里,就连周六和节假日也不例外,学校固定的作息节奏对他形同虚设。

  妻子这样描述他:生活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工作上较真得不能再较真,吝啬时间,走路风风火火,胡子到了极限才舍得刮。

  十几年前,他在归国之初就曾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工作目标:立体地研究原生动物,10年海洋种、10年土壤种、10年淡水种。如今12年过去了,海洋原生动物的研究仍未完成,随着研究的深入,宋微波发现再有10年也不能确保研究结束。他希望在退休前能完成一件宏愿:撰写一部关于我国海洋原生动物的权威专著,这些都需要十分细致的工作和大量的时间投入。

  海洋原生动物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前沿性的领域。在大学时代,他就立志:“一定要献出毕生的精力,努力让中国成为这个领域走得最快的国家。”

  23年过去了,当年打浆工人的经历在宋微波的记忆中仍是那样清晰。1975年,他高中毕业后在微山县造纸厂做工人。恢复高考点燃了宋微波的希望。他一边工作,一边见缝插针地复习功课。直到临近高考的日子,他才请了10天的假,躲在厂里没有启用的浴池里复习了10天,结果他考上了当时的山东海洋学院。迈进向往已久的大学,他选择了原生动物专业。

  自由地翱翔于知识天地间的宋微波是怎样的勤奋是可想而知的。在3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为采集标本他几乎走遍了环渤海湾和山东半岛一直到苏北的对虾养殖场。身负多达40余斤重的显微镜、采集器具和行李,跋涉于远离交通线的滩涂上、泥泞中,期间的艰辛不言自明。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宋微波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于1989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十几年间发表研究论文130篇,被SCI(国际著名刊物)收录的近50篇,出版了一部专著和两部专集,填补了我国原生动物生物学、病害学及相关学科的大量空白。

  他用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影响着身边的人;他用一个学者的严谨要求着自己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着沉甸甸的人生履历……

  学生都说宋老师与众不同,从他那儿学到的不仅是做学问,更多的是做人。他用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影响着身边的人。

  大学生常戏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因为市场经济下老师难免与经济有瓜葛。然而,宋老师这位“老板”的淡薄名利与严谨治学是众所周知的。他不仅做实验时与学生并肩“战斗”,还关注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宋微波的助手马洪钢难以忘怀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那次他首次体会到了宋老师的严谨。当时,马洪钢按照宋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论文改了又改,自认为很满意才交了上去。哪知第二天宋老师就把改过的论文拿来让马洪钢继续修改,他接过来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改动了几百处;第二次宋微波看得更仔细,就连用得不合适的标点符号也进行了修改;第三次虽然对内容改动不大,但对论文的格式又作了详细注解。据说有一个博士生的论文修改了7遍方才通过。

  他身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又是“长江学者岗位”的学科带头人,频繁的国际合作、研究课题、社会兼职、授课、论文指导以及研究生培养,这些都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也使得他很少有精力眷顾家庭。这常让他深感内疚,好在做同行的妻子理解并全力支持他,尽管她也希望丈夫能留点空闲给家庭、给孩子。

  告别时,他将我送到实验室外,回望着伫立在秋阳之中的他,我想,正是无数个宋微波这样的学者,才构成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闪光点。本报记者刘淼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全国计生综合改革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