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一版
始终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2001年09月09日 01:38:24

下转第四版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这一论断,是我们党从80年奋斗实践中得出的一个伟大真理,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记的一个基本观点。

  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能否始终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仅关系着党的发展壮大,而且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不仅关系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且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能否体现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历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衡量党的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80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个朴实的道理。

  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建党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民从压迫和困难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我们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为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英勇奋斗的过程;我们今天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哺育了党,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只要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能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党的威信就高,形象就好,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党的事业。

  利益决定人心,人心决定成败。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同时,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同时,必然产生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比过去复杂了,而且不少利益关系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有责任也必须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过去20多年我们党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这样做。

  但是,在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讲最大多数人,最基本的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我们讲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最大多数人特别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当今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一条做好了,就能赢得人心,赢得全局,就能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要善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基本依据,时刻关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一心一意为最大多数人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千方百计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努力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厚成果,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永远做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忠实代表,真诚地全心全意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知侠文集》昨首发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