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二版
重塑的魅力――来自青岛高新区的报道之一
2001年09月04日 04:14:07
叫了九年之久的“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最近在媒体和人们的言谈话语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具有时代特征的名称———“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科园”变成“高新区”,决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回味一年多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部这座科技新城,谁都会感觉到她越来越年轻,她由里向外地散发着特有的魅力,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带给人们———今天这个项目签约落户,明天那个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高新区的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完成了工业增加值3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招商引资和对外出口呈现出强劲势头,每个月就有一个大项目入驻,在谈的大项目多达30多个。

  是改革和创新,赋予了高新区新的活力和魅力。去年,国家提出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这对于承担着带动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打造高新技术新高地的高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伴着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和中国即将加入WTO激越的鼓点,高新区开始了重组、重建、重塑的改革———

  在体制和机构设置上,按照“完善管理体制,合理确定行政区与功能区的职能定位,理顺各方面关系”的原则,建立起了“统分结合、求实高效、各司其职、工作通畅”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高新区的政策优势,重点突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及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形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开发建设服务机构。这种体制改变了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才,具体地去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局面,使高新区的发展有了体制保证。

  在运行机制上,建立国有的开发企业,由政府委托,高新区管委和开发企业实行政企适度结合,按照机构合署、决策统一、分体运行、规范管理的原则,承担高新区土地开发、招商引资以及参与政府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的引导性投资。最终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企业化运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高新区开发和投融资机制。基于这个思路,高新区管委会从崂山区政府大楼搬出,另外设立了办公地点,设专人、专门的机构,用全新的手段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在区域布局上,为进一步形成和提升高新区的特色和功能,按照廓清边界、分出层次、突出特色、功能互补的原则,将高新区的政策区域重新划分为产业区、孵化器功能区、大学科技园区和辐射区。在产业区中,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作为核心区,以引进大项目为主,并为生物谷等孵化器基地实施就地转化的项目提供空间,通过核心区的优先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配套改革建设,建成青岛市标志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新城区。近几个月来,这个特定区域内集聚效应明显地发挥了出来,一汽集团技术中心、颐中集团研发中心等大项目争先在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落户。

  在招商体制和投资服务体制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商人员,建立起专业的招商队伍,按照市场化、企业化方式运作,对工作人员实行量化管理、末位淘汰赛,收入分配与招商业绩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实行“一站式”服务,对入园企业、项目、研发机构和人才实行全过程代理制服务,树立全新的开发形象。

  在组织人事制度上,从高新区管委、开发企业干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领导干部聘任制,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收入分配实行绩效挂钩,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全新用人机制,建成富有活力的人才高地。

  在创新体系上,变传统的政府投融资体系为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高新区建立了几千万的科技创业基金,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几亿元的国内外风险投资,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贷款、投资等多种形式对孵化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孵化器管理机制,规范和发展各类孵化器基地,建立由创新型人才、科技中小企业、研发机构、风险投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聚而成的吸引人才、集聚成果、吸纳资本的平台。以生物谷为代表,今年以来,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人才快速向这里汇集,初步形成了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源头、政府支持服务为保障、企业孵化机构为推进器、高新区为产业化基地的较完整的发展框架。

  发展是高新区永恒的主旋律。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和无锡、西安、苏州、张江等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比,出生不晚的青岛高新区一直显得有些“发育不良”,但经过半年来脱胎换骨的“再造”,它却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前推进。高新区负责人自信地说,只要坚持发展,坚持改革,坚持“三个代表”,青岛高新区就一定会走在全国的前列。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啤酒节系列评奖”揭晓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