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品牌越做越大厂家越赚越多城市越搞越活“真希望天天过啤酒节”
2001年08月31日 03:50:58
相信每位走进青岛啤酒城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明显感受:啤酒城内人气真旺,参节厂商的买卖真好。

  其实,岂止在啤酒城,自8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不管是啤酒城内的参节啤酒厂商、小商品及冷饮摊位,还是啤酒城外长龙般的出租车队,以及爆满的宾馆饭店,拥挤的景区景点,无不“一荣俱荣”。于是有人评价,经过11年的历练打磨,青岛国际啤酒节本色初露:节日、厂家、市民“三赢”。

  赢之一

  6月18日,紧随首届中国电子家电博览会开幕式之后,市啤酒办即在同一场地用短短30分钟,上演了一出“借花献佛”的好戏———就第十一届啤酒节向参加博览会的国内外著名厂商代表进行推介,并为厂商代表住所送上参节邀请及鲜花,一时间名声大噪。此举的突出成果是,11年来海尔、海信、澳柯玛3家中国电子家电名企第一次同时将大幅广告高悬在啤酒城上空,澳柯玛还首次独揽城内冷饮点的经营权;创维集团更是提前一年与啤酒节办公室敲定在第十二届啤酒节上发布广告事宜。然而,比此举更令人兴奋的是,青岛啤酒节凭藉自己10年辛苦积累起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引得诸多企业纷至沓来。据介绍,从今年3月起,中信银行、农业银行、蔚蓝海岸、海情大酒店、东方航空公司、上海农心、龙飞食品等等比上届多出一倍的30余家非啤酒厂商,陆续与啤酒节办公室签定了或在啤酒城发布广告,或向啤酒节提供同等价值服务、或被确定为指定产品的合同。加之本届啤酒节纪念品制作权拍卖、饮酒大篷及商贸摊位的出售所得,啤酒节未动便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经济支持。而第十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通过中央电视台、香港卫视、山东卫视、德国巴伐利亚州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经济日报、美国侨报等全国乃至世界百余家新闻媒体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注定要“名利双收”。

  赢之二

  经济效益永远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据前十届啤酒节的经验,一个啤酒节下来,参节的啤酒厂商少则挣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就连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冷饮摊也能挣上3000元左右。但本届啤酒节上,无论是国内外参节啤酒厂家,还是十余家非啤酒厂商,产品销售已成为辅助手段,借节造势,展示形象,考察市场才是最终目的。开幕式第二天,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碧特博格啤酒即告售罄,从而坚定了诞生于1816年的这一德国老牌啤酒进军中国市场的信心。

  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蓝带啤酒,原本只是为新品双威啤酒做一个简单的形象促销,却意外地收获了150多张定单。

  赢之三

  啤酒节进行至今,来自全市方方面面的情况表明,本届啤酒节,青岛市民及游客乃至青岛整座城市是最大的赢家。啤酒城内,“一票通”的实施让更多的市民走进啤酒城;中心舞台第一次可自由出入,免费定点导游的第一次上岗,“啤酒主题日”的第一次设立令参节者得到更多实惠;而国际啤酒俱乐部、海外风情国际村的首次亮相,以及城内娱乐设施最大限度地投入使用无不大大激发了参节者的参与热情。啤酒城外,全市各星级及旅游饭店开房率高达95%,尤其是啤酒节开幕头3天,部分饭店住宿率甚至超出100%。8月18日到28日,崂山风景区及海滨风景区两处国家4A级景区的接待量大幅攀升,分别比去年同期多接待4.2万人和8.7万人。此间,我市各旅行社业务量激增,青岛国旅、华青国旅所接待的海内外游客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和20%;市内各大商厦营业额直逼旅游最旺季,比平日增长20%。一位在啤酒节期间天天多赚80元的出租车司机说得好:“真希望天天都过啤酒节”。本报记者林兢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海尔”叫响伊朗家电市场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