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三版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2001年08月31日 03:50:56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站在时代高度,总结实践经验,以改革和创新精神,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是理论创新的典范。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全面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我们的党在新的世纪,新的挑战面前,就能不断保持先进性,永葆青春和活力,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僵化的体系,而是发展的科学。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固有的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一再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一代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不断成功解决了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难题,也才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满勃勃朝气。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真理之火代代相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高扬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就是这种探索和创新的集大成,就是全党实践和智慧的结晶。《讲话》不但对“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了系统阐明,更以这种观点和方法,深刻观察和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实现了理论上、政策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讲话》把“三个代表”作为80年最重要的经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了迄今最为系统、最为集中、最为全面的阐述,说明了“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为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讲话》明确提出,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眼于新的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战略课题,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新世纪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精神风范的体现。

  《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运用、继承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讲话》所运用的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共产党新的创新勇气和开拓精神,为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教条主义的桎梏,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放眼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紧紧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坦然面对各种新的挑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创新的精神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江泽民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进程加快中国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