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今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棉花中混杂异性纤维(俗称“三丝”)问题突出,不仅严重影响棉纺、针织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使棉纱制品质量下降,屡遭国内外企业的索赔或退货,给棉纺企业造成巨额损失。
异性纤维指棉花中混杂的化学纤维、动物纤维和非棉性纤维等杂物的统称,如丙纶丝、塑料绳、毛发、麻丝、有色纤维等。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中,不但在纺纱加工过程中难以清除,而且会在除杂工序中被拉断或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形成大量纤维状细小疵点。纺纱时,这些疵点极易造成细纱断头,降低工作效率。织布染色后,会在布面出现各种色点,严重影响布面外观质量,最终影响产品的内销及出口。
据了解,异性纤维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棉纱市场的销售和出口,给棉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尽量减少因异性纤维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绝大多数棉纺企业不得不组织专人在棉花投料前将棉包打开,逐包挑拣。一个中型棉纺企业,每天要投放300到400人专门负责挑拣异性纤维,为此企业每年要付出200多万元,等于每吨棉花增加400多元成本。
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宣传贯彻会上获悉,为提高我国棉花检验水平,保证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制度。
二是把棉花打假工作与日常质量监督工作结合起来。
三是继续推行和完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制度。
四是加大絮棉制品打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