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网>>即时

读研到底有何价值 一研究生质疑教育模式 

2001年08月21日 13:45:56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8月14日,上海率先启动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此前,已经有专家学者就现行研究生教育模式提出质疑,认为招生方式陈旧、授课照本宣科、重外语重学位轻科研。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关乎国家的未来,也对接受这种教育的个人一生的发展,至为关键。为此,我们编发一位文科硕士研究生关于研究生生涯的自述和反省。

  不好意思,我是个研究生

  我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我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这不是谦虚,是有点儿心虚。

  我是国家计划内招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不到自己这个硕士比人家本科生高明到哪里去,虽然学校给我们制订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内的高级人才。回想起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有很多遗憾。在读研之前,我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满怀憧憬:即将就读的学校和学科在国内很有名气,我可以大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拓展知识结构;可以彻底摆脱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那种学习模式的折磨。

  然而一开学,拿到培养计划,我就晕了。3年里,我要修满58个学分,这期间,有1个学期要实习,最后一年要做论文、找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学分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修完,这就意味着我的时间几乎要全部用在上课上。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五十多个学分几乎都是必修课。我们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4部分组成,前3部分是必修,而所谓的选修课,也是限制选修,必须得学。

  对这样的培养计划,导师们也意见很大,认为课程太多,学生没有时间读书、做研究。

  对公共课,我一直以为会和本科时代不同,可是一上课才发现,还是老师讲、学生记的老套路,我感觉又回到了本科时代。

  对专业课,我感到很失望

  对专业课,我也感到很失望。首先,专业课课程设置和本科大量重复。本科学的是中国新闻史,现在叫新闻史研究;本科时叫新闻编辑学,现在叫新闻编辑学研究。虽然加了“研究”,但内容没有差别,只是细化了些。其次,授课内容陈旧、老化,和社会现实没什么关系。当此新闻传播业的巨变时代,相当一部分课程老师们还在重复那些讲了几十年的东西。新闻评论学研究,关注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政论家和他们的作品。新闻评论和时代是紧密联系的,为何我们不去研究当代新闻评论新的发展趋势和其承担的功能呢?第三,现在连中小学都提倡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大多数课却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有一门课主要是介绍名记者和他们的报道作品,按说,完全可以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记者进行研究,然后把心得和成果介绍给同学,再一起研讨,可是,这门课的教授方式还是老师介绍、同学记录,考试考笔记。

  到了第二学期,逃课的同学越来越多。“出国派”时间全用在考托考G上,“实践派”整天忙着兼职打工,少数立志搞学术研究的同学,精力也没有放在课堂上,而是转移到了图书馆。

  在饭桌上,与导师交流

  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从导师那里得到切实的指导呢?且不说导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如何,导师有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探讨都成问题。

  我的大学同学晓寒在读研究生的3年里,和导师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逢年过节在饭桌上进行的。他的导师带了一群研究生,自己又有行政职务,根本无暇顾及每个学生。

  我有幸遇到了一位认真严谨的导师,还不时抽查我的读书笔记,或是要我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不过,他也经常感慨:“事情太多了,没有多少时间管你,主要靠自己学。”最近,打电话问候导师,他抱怨说,现在带的学生比我那时多了一倍,“到毕业的时候,连每个人的论文认真看一遍的时间都不够”。

  按照培养计划,每个学年我们都要写一篇学年论文,这是培养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据我所知,我们班有一半同学的学年论文都不了了之。

  一个星期,完成硕士论文

  我一位师姐关于第四媒体的硕士论文被答辩委员评价甚高。你知道她用多长时间写的吗?一个星期。她一直忙着联系出国,哪有时间专注于论文,她是在网上找的资料,再找一个巧妙的角度,把材料组织好。这位师姐说,答辩委员都是我导师亲自请的,能为难我吗?

  到了研三,大家忙着出国、忙着找工作,论文只能凑合。在校图书馆,我查阅了不少学长的论文,有的简直就是资料的堆砌。尽管如此,绝大部分论文都能顺利通过。没有哪位导师会卡自己的学生,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一般都由导师选定,答辩时,答辩委员们也会提一些问题、挑一些毛病,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同意授予某某同学硕士学位”。

  说实话,我们也想好好做一篇论文,可确实身不由己。我的论文着手比较早,开始也下了一些功夫。研三暑假一开学,我就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但一个半月之后,随着校园招聘会的开张,我就踏上了求职路,论文只好暂时放下。12月份,在导师的催促下,草草列了一个提纲,做了开题报告,但元旦前后正是招聘高峰,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应付招聘考试上,论文再次搁置。春节之后,工作还没有着落,只好一边参加各种考试,一边写论文,直到4月中旬才把论文初稿交上去。这在我们班还算是比较早的,有位同学5月份才动笔,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回想我的研究生生活,要说一点收获都没有也不客观,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还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自认为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距离很远。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本科二批考生分数低 部分考生被挤出青岛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