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六版
入秋以来水母骤然增多 入海谨防肌肤被蜇
2001年08月14日 00:53:04

本报记者王丽艳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立医院获悉,入秋以来下海游泳被海蜇蜇伤者骤然增多。医生提醒,近期入海需注意肌肤安全。

  市立医院皮肤科医生告诉记者,仅上周他们就接诊了数十名被海蜇蜇伤的患者,这是近年来罕见的。海蜇亦称水母,其体表覆盖着许多微细的呈管状的刺胞,当受到刺激或侵袭时,可通过释放毒素及引起变态反应而伤人,导致临床上常说的海蜇皮炎或称水母皮炎。此症高发期为每年7月到9月。

  据介绍,伤者通常是在海中玩耍及游泳时受伤的。最初,被蜇伤部位突发刺痛、灼痛或刺痒,随后出现红斑及米粒大小的红疙瘩,轻者在一到两天内消退,重者在此基础上形成水疱、大疱,有的还出现瘀点及瘀斑。根据接触海蜇的部位不同,皮疹呈线状、片状或不规则状,一般一两周内痊愈。受伤较重者有的出现畏寒、发热、呕吐、胸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据悉,除海蜇外,其它有刺泡的海洋生物也可对游泳者造成伤害,引发刺泡皮炎。医生提醒,下海游泳应选择洁净、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海水区,尽量避免到深海去;在海上遇到海蜇等浮生物不要随便捡拾或用手触摸。如果一旦被蜇伤。要尽快用毛巾、衣服或海水除去粘在皮肤上的刺胞,但不可用手直接擦试,更不能用淡水冲洗,那样会促使刺胞释放毒素而加重病情。若有条件,可用酒精或碱性溶液冲洗或喷洒患处,降低毒性。另外,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本报记者王丽艳)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门诊人数上升学生游客增多 暑假医疗特色鲜明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