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 122亿美元扮靓北京
2001.08.01 15:31:22
据新华社报道
“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体现了中国2200年以来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即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和谐统一。“绿色奥运”主题将贯穿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全过程。
以申办和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在2007年之前将投资122亿美元,完成20项治理环境的重大工程,提前3年达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的环境目标。到2008年,北京将为运动员们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
北京235年来没有5级以上地震
北京位于太行山东麓,距渤海180公里。北京235年来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其构筑物和建筑物均按抗震烈度8度设计。近50年来未发生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
北京签订了16项国际环境公约
中国有健全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签订了16项国际环境公约。国家、北京市及其区、县均设有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进行行政管理,并全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奥申委遵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法规履行职责,并同公共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北京市政府负责其辖区内所有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事务,包括建在北京的所有奥运会场馆及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活动。
奥申委每月听取环保意见
奥申委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确立2008年奥运会环境管理体系。奥申委下设环境生态部,负责有关奥运会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奥申委建立了由国内外专家、非政府环保组织组成的咨询机构,每月召开例会听取意见。此外,还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公司提供环保咨询。
确保奥运不对生态有负面影响
目的: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奥运会活动不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办成一个真正的“绿色奥运”盛会。我们为奥运会所做的环境改善工作将促进北京环境总体规划的实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优先考虑:使用清洁能源,防治交通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加速建设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防止固体废物污染;保护文物古迹;植树造林,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绿色奥运重点行动计划
奥申委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个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制定了《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包括1998—2002年投资56亿美元,2003—2007年投资66亿美元的环境保护计划。计划要点如下:
政府承诺总体规划中列出的20项重大环保工程,2008年之前全部完成。
奥运会筹备、举办和赛后全过程将引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和环境影响评价(EIA)标准,根据评价结论制定环境管理规划(EMP)。
开展10项由公众参与的社会环保活动。
在奥林匹克公园内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由政府和公众共同推进环境教育。
在设备的采购和设施建设的招标过程中,鼓励设计部门、建筑承包商、供货商、赞助商和专利出让者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夏秋季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并且将派出经验丰富的专家参加奥运会的环境管理,采纳奥申委改善环境的建议。奥申委在做好申办奥运会环保工作的同时,全力支持市政府完成环保规划。
《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得到了全市5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的支持和响应,其中一些民间环保组织的负责人被聘为奥申委环境顾问。在制定环境计划的过程中,奥申委吸收了非政府组织关于建设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商业区、垃圾分类和保护野生动物等建议。
法律的保障、政府的周密组织和公众参与,将使环境规划顺利实施。
1998年以来,北京市投资36亿美元治理环境,天然气用量增加两倍,城市污水处理量增加了一倍,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30%,夏秋季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已经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2007年新车尾气排放将减少60%
市政府认为空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环境问题,每天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悬浮颗粒物进行监测。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会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同时,北京市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全年的空气质量。
1999年北京市已执行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2007年将实行更严的标准,新车尾气排放将减少60%。目前已有60%的公共汽车和40%的出租车使用气体燃料,这一比例到2008年将分别达到90%和70%。目前全市地铁日客运量
130万人次,到2008年达到266万人次;公共电汽车日客运量也将从986万人次增加到1950万人次。
凭奥运比赛门票免费乘公交车
奥运会期间市内将每日增加130万人次的交通量,北京市将实施公交车辆优先政策和凭比赛门票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方案,鼓励使用自行车,在奥运村内设置自行车道。场馆间和奥运村内的交通全部使用超低排放和零排放、低噪声的机动车。
奥运会设施建设将采用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要求的材料和设备。所有施工工地将采取措施减少扬尘,避免施工噪声扰民。
奥运村建免冲洗生态厕所
到2008年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奥运会垃圾全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回用率达50%。奥运会临时建筑和家具以及广告牌使用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制作。
北京市1999年日处理污水108万吨,2008年将达到28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50%。
北京的饮用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饮用水源将继续得到有效保护。在奥运村和奥运会场馆使用节水设备,建立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采用节水式免冲洗生态厕所,奥运会场地的绿化选用耐旱植物品种。
2007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将增加5倍。市区生活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在奥运村和比赛场地最大限度使用风力发电,利用地热、太阳能提供热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以减少能源消耗。
铁人三项赛为大鲵让路
实施国家西部开发生态建设的战略,到2005年完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
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
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000多公顷的绿化带;
市区建成12000公顷的绿化隔离带。
奥运会工程用地的绿化面积将达到40%—50%。奥林匹克公园中将建设 760公顷的绿地。
北京市正在实施投资3800万美元的文物保护计划,修复了帝王庙、白塔寺、先农坛等一批文物。
文物保护专家参与了申奥工作,奥林匹克公园中的文物的周围环境将得到改善。奥运会期间将合理组织参观人流,有效保护文物。
奥运会设施和路线均避开了水源及自然保护区,原定的铁人三项运动线路,因保护大鲵,调整了赛场。
提倡市民少开车
北京奥申委充分认识到体育是推动地区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将不遗余力地宣传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
提倡市民少开汽车;教育中小学生使用再生纸,爱护野生动物;商店、饭店、餐馆安装节水、节能设备,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设备。
开展庭院绿化社区竞赛活动,动员家庭开展垃圾分类。要求公交和出租车司机经常保养车辆,确保车容整洁,排放达标。
召开国际性专家学者参加的体育与环境研讨会。
场馆的继续使用符合发展规划
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奥运会规划的所有设施和重大活动已编制了长达400页的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改善环境的建议将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得到贯彻落实。环境评估结论是:奥运会设施周围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赛后场馆的继续使用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国内外专家论证认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信。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已纳入北京市总体规划。
场馆周围八成以上路灯用太阳能
奥申委经常接到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的专家关于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的建议,许多已被采纳。例如:
奥运会将以高于电网的价格购买风力发出的电量,用于满足各运动场馆
20%的用电需求。北京周边地区的风能年发电量将由目前的1.25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8年的10.70亿千瓦小时。
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供应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
中国正在开发应用燃料电池技术,奥申委希望举办奥运会能推进这项技术。
北京计划投资100万美元新增地热井160多眼,增加地热源热泵空调系统。
使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将减少交通堵塞,减轻污染。
用纳米技术生产建筑材料,可增加抗菌、抗老化和分解有害气体的能力。
这些已得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签署的保证书。
提前6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北京市将提前6年完成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计划,并承诺节约能源。
组织国际青年营中的各国青年开展“绿色奥运”理念研讨会。
组织各国和地区体育代表团植树,共建奥林匹克纪念林。
在企业中广泛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行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清洁生产。
奥申委和奥运会组委会将成立一个有工业协会、商业机构和赞助商组成的环境与商务顾问小组,为奥申委、奥运会组委会出谋划策,并为赞助商提供投资的机会。
7、8月间早晚气温不太高
北京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近10年来北京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7月25日至8月10日期间,北京逐日平均气温介于24.5℃—26.1℃之间;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3点,且持续时间较短。由于北京早晚温差较大,上午和傍晚的气温并不甚高。北京市湿度适宜户外活动。
极少出现连阴雨天气
奥运会期间,虽然北京降水日数略多,但大多属于阵性降水,历时比较短,雨过即天晴,极少出现连阴雨天气,对各项赛事不会产生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