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北京先后有65.3公里的四环路、42.6公里的京开高速公路北京段、6.2公里的广安大街等交通主干道建成通车。与此同时,地铁5号线、城市轻轨、八通线等轨道交通线和五环、六环路等部分路段也已经启动或紧张施工当中。目前,北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共电汽车线路、国内最长的地铁运营线和国内第一条规模最大的环城高速路。
北京市市长刘淇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未来5年,北京市将投入900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构建起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快速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
面对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城市道路总里程增长缓慢而管理又相对滞后导致交通严重拥阻的状况,北京市政府邀请各路精英和道路专家,数十次为交通把脉会诊,最后制定出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的战略: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地面交通形成由快速道路系统、城市主干道系统和中心区路网加密系统组成的三大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根据规划,未来5年,北京将把市政投资的大部分用在城市道路的兴建和改造上。在道路方面,北京已规划要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以及环路快速联络线等的建设。5年中将新开工建设100公里以上的轨道交通线路,使全市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从目前54公里增加到150公里以上;新建、改建道路、公路900公里以上,包括100公里的五环路、200公里的六环路,其中五环路2003年实现通车。而今年投资58亿元对城区28条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将使城区的交通线路更加合理、畅通。用刘淇市长的话说:“到‘十五’末期,市民出行面对的将是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北京市在重点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应用智能化交通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的水平。据了解,目前北京市交管部门已初步建立了包括现代化的交通指挥中心、机动车驾驶员信息管理系统、交通指挥调动计算机系统、交通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警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122接警报警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的交通组织、指挥、控制、管理及信息系统。如今,在北京三环以内的路面上一旦发生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火灾及社会治安等突发情况,立即会有街头的电视监视探头、设在道路上的微波检测系统、埋在地下的交通控制信号灯系统、“122”群众报警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将情况迅速传输到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使事故得到迅速处置,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