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一版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五论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2001年07月19日 01:00:0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认真贯彻执行。

  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关系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先进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视为党的整个事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广泛传播马列主义的背景下诞生的,并且一开始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只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文化发展问题,而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问题。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先进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前进方向是由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思想道德、特别是世界观所决定的。坚持先进世界观的指导,在文化建设中就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做好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把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根本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和归宿。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入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切实加强道德建设,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倡顾大局、讲风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培养人民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占领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逐步缩小和剔除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借以残存和滋生的土壤,努力繁荣和发展具有巨大思想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向国家海洋科学城迈出重要一步 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落户青岛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