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胶南市打破传统管理格局,加快“工业兴市”步伐,积极培植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在青岛县域十强企业中,该市就占有四强。今年1至6月份,胶南市工业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销售收入110亿元,实现利税4.4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4%、32.7%和30.6%。
胶南市的工业过去在县域范围内并不突出,但是近年来这种局面却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由机械、橡胶、造纸、化工、建材、食品饮料、修造船、汽车八大优势产业40多个门类构成的工业体系,拥有工业产品2500余种,其中铸造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纸制品机械、手推车、肉制品、化工制品、酿酒、玻璃及玻璃制品、海藻制品、修造船等十余个门类的近百种产品分别获国家、省和青岛市名牌产品称号,或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喜人的结果,在于该市长期坚持对工业企业实施扶持政策,他们打破所有制界限,将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列入工经委统一管理,在土地、资金等政策支持方面一视同仁,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今年,为了进一步培植骨干企业使之做大做强,胶南市改革政府职能,市委通过工经委直接对全市工业进行统筹协调,市委书记任工经委书记,加大工作力度。各企业纷纷加大技改力度,实施规模扩张战略。华青集团实施了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到目前已累计完成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引进了15台900系列子午胎成型硫化机、自制70台百页车和1条硫化机联动检测线,计划于今年7月份完成安装调试设备。琅琊台集团衣康酸项目属国家“双高一优”项目,3700万元的国家专项贷款去年已全部到位,目前已完成投入2600万元,改造厂房7000平方米,大部分设备也已选定妥当。星火集团投资1500万元的纺织机械扩产项目,已投入资金710万元。
在实施规模扩张的同时,胶南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居安思危,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围绕着全市八大优势产业的扩张和提高,筛选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1至4月份共向有关部门上报项目6个,这些项目总投资4.9亿元,申请国家专项贷款3.4亿元。其中,星火集团重磅喷水织机及染整改造项目、德维集团饲料用植酸酶项目、天元化工CLT酸项目有望列入今年的国债专项或国家“双高一优”专项。瞄准市场最新需求,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仅今年1至4月份,该市申报青岛市级新产品开发计划即达17项,申报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计划10项,国家级新产品6种,开发新产品15种,投放市场后受到广泛青睐。(本报记者张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