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晚报>>十版
长路漫漫且慢喝彩
写在中青队小组赛之后
2001年06月25日 10:23:42

本报门多萨今晨专电

正如记者出发采访前在本报所预测的那样,被誉为“超白金一代”的中青队在本届世青赛小组赛上不太可能有令人振奋的突破,无论是技战术水准还是战绩。个中原因,确有大赛经验不足导致水平发挥打折的成分,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初成时还不能收发自如,但更重要的是,中青小将们本身的基本功就不够扎实,而且并没有挣脱出前人们屡屡犯错的窠臼。

  中美之战下半场和中智之战,是中青队这一弊病的突出体现。这些,恰恰又是近20年间中国足球在国际大赛上屡错屡犯的痼疾所在。

  从曾雪麟开始,经过高丰文、徐根宝、戚务生到现在,中国足球总是在许胜许平的两可优势中,或是在比赛中比分领先的前提下,以连续的“黑色×分钟”或“5·19”之类的惨剧葬送艰苦打拼回来的希望。这一“中国特色”的足球国情如今也遗传到了中青队身上。尤其是中智之战,胜或平对中青队的未来前景都属不错,可最终他们还是“被动选择”了输球,几乎宣告了本次世青行的提前结束。惟一值得安慰的就是杀入了16强。

  比分领先后,有的想攻,有的却想稳,直接导致了战术组织的混乱。中美之战的1比0之所以能撑到最后,而没有像1997年大连金州中伊之战那样被逆转,恐怕运气的成分占了一多半。而中智之战,中青队先是飘飘然,以为对手不过尔尔,之后又越踢越慌,几乎连球都不敢接,更不消说记得自己该怎么踢了。平常心,于心理脆弱却过分自信的年轻一代来说,实在有些遥远。

  传接球技术的好坏,原本只是中国人将巴西、阿根廷、法国等技术精湛劲旅奉若神明的凭据。如今,讲究传接球的快捷、准确和把握控球权,已成为世界潮流,传接球技术,也就“沦落”为一种基本功。可是,在中青队身上,我们又见到了他们如国脚大哥哥们一样叫人不敢恭维的传接球技术。进攻中类似于将球还给对手的长传,防反时类似于帮对手进行中场抢截的传递失误,尤其在中智之战上比比皆是。沈祥福期望能将球队带成一支像日本国家队那样有着流畅传接技术的亚洲劲旅,但长期以来在只重身体、不重技术的体力化足球误区中成长的中青小将,不可能在朝夕之间“改邪归正”。

  记者想说:千万莫凭此前中青队在一些质量不高的邀请赛上的精彩表演,就天真地以为,中国国家队虽不济,朝气蓬勃的接班人们肯定能以新桃替旧符。而记者亦想对中青队寄语:长路漫漫,且慢喝彩!(本报门多萨今晨专电)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勇者举刀向强者”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