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三版
急捕蝗,令如火
2001年06月17日 02:10:20
11日上午,晴,天津张贵庄滨海国际机场

  一架国产“运五”灭蝗飞机静静停在跑道待命。治蝗人员正在紧张调配灭蝗药剂。

  机舱里闷热难耐,只能容纳正副驾驶两人。这架老飞机已使用多年,仍为灭蝗努力工作着。天津是历史上有名的滨海老蝗区,今年53万亩的治蝗任务中,这种“运五”飞机将起主力军作用,一架次可以喷洒农药5000亩。

  天津市防蝗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市县两级已落实防蝗经费200多万元,投入灭蝗战役的有302名查蝗员和应急防治队员。一位领导半开玩笑地说,治蝗自古就有“蝗虫起飞,人头落地”之说,现今虽不会“人头落地”,“乌纱帽”肯定是保不住的。

  12日上午,多云,河北黄骅市,黄灶大洼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芦叶随风摇摆中,偶有鸟鸣,愈显空寂。

  仔细看,却令人吃惊:成百上千的蝗虫就在脚下窜来窜去,“唰唰唰”的声音,不全是风吹芦苇的动静,而是成群结队的蝗虫啃食芦苇的声音!

  洼里有一队戴着墨镜和口罩的治蝗队员,背着机动喷药设备一字排开进行拉网式灭蝗。他们大都是政府招募村民经过培训后统一组织行动的,是人工治蝗的骨干力量。

  蝗情紧急,治蝗成了蝗区的头等大事。从领导到群众,治蝗的弦儿一直要绷到6月末。市植保站站长刘俊祥昨天在查蝗路上翻了车,送医院经抢救醒来后,还要坚持到蝗区查蝗。令人敬佩。

  12日下午,多云,山东沾化县围场蝗区

  沾化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全县300多万亩土地中,滩涂、荒地和耕地各占三分之一。在围场蝗区,记者随手抓起一把土,细细的土粉就从指缝中簌簌落下。一望无际的芦苇中,是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飞蝗。今年蝗蝻出土极不整齐,出现了多个出土高峰期,从一龄期到五龄期都有,被称作“五世同堂”。

  47岁的老查蝗员王俊友正带着一队人马喷药。干了28年查蝗员的老王说,这三年蝗情一年比一年重,今年的蝗虫密度是他这些年见到的最大的一年。严重的地方,一脚下去能踩死100多只,主要原因就是太旱。

  问及治蝗如何辛苦,老王嗫嚅半天后说,本职工作嘛,应该的。

  为了及时把握蝗情,查蝗队员每天要在蚊虫肆虐的芦苇荡里背着水和干粮步行二、三十公里。由于装备简陋,飞机洒药得靠地面人员插旗指示方向,这些地面人员飞机上能看到,但因为地势和植被阻挡了视线,有时相互之间却看不到,加上没有通讯工具,曾经发生过飞机洒完药飞走后其他信号员撤退了,而有一名信号员却迷失方向,失踪60个小时后才找到。

  13日下午,多云,河北安新县白洋淀

  短短几十年,白洋淀从“十年九涝”就成了“十年九旱”。

  同口镇唐河大桥下,田螺壳随处可见,散落在芦苇丛和蝗虫群间。下游不远就是白洋淀,这里却是一马平川。当地农业部门的同志说,白洋淀上游的一些水库已无水可放。

  藻淀蝗区,记者看到一片绵延数百米的“蝗军”,正浩浩荡荡斜穿马路,不禁头皮发麻。其后,留下的是残缺破败的芦苇丛。

  考察蝗情至此的农业部副部长刘坚问县农林局局长郝跃卿:“我就想要你一句话———今年能不能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扩散?”郝说:“没问题!”这几天,记者所到蝗区,当地领导无一不是如此确信。的确,从蝗虫防治的技术和组织建设、物资供应各方面看,我国完全有能力控制蝗灾发生,但治蝗应急设施老化短缺,通讯和交通设备不足的问题也使得实现“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扩散”的目标并不轻松。

  从各级治蝗责任人到治蝗专家,还有最辛苦的查蝗治蝗员,现在正奋战在治蝗第一线。蝗虫大多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他们的付出因此并不为人知。有这样一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治蝗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几千年来危害农业生产,甚至导致百姓“饥殍满地,流离失所”的蝗灾,决不会重现。新华社记者董峻(据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愿做驱散阴霾的一缕阳光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