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民”牌还要是名牌
2001年05月29日 01:53:15

本报记者刘淼

本报讯“考季”逼近,今年中小学生源大战的硝烟味儿比以往更要浓烈。此间,民办学校攻势更猛,这场厮杀的背后是对品牌的打造。岛城民办学历教育历经10年无资金、无校舍、无师资的跋涉,已颇具知名度,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形成品牌。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有339所民办学校,其中有42所中小学,数万名学生就读,从学校硬件和软件看,目前还没有一所可以称得上品牌的学校。这主要是因为一所标准学校的建设需要注入很大的资金,一所中等规模的小学需六七百万元,初中需要1000万元,高中则需要1500万元,加之,我市国办教育过于发达,民办学校与之抗衡除了投入,还需具备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就注定了我市民办学校的品牌积累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品牌就是竞争力,我市民办学校都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筹建的北大青岛实验中学、青岛创新学校计划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除了加大投入,民办学校将目光投向深层次的办学改革。1998年成立的超银职业高中今年加大投入,新建初中部,还探索了一条完整的办学理念轨迹,包含办学设想、奋斗目标、求才方略、用人之道等,向品牌学校冲刺。

  规模创造效益。民办学校只有拥有适度的办学规模,学校才有经济效益,才会有办学的保障,才会进入良性循环,品牌才会浮出水面,难怪今年民办学校为了生源会如此酣战。(本报记者刘淼)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老年报与海尔药业联手关爱糖尿病患者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