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过一个“超值”的儿童节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些家长的做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让孩子多读社会这本书
本报讯有关孩子“六一”怎么过的谈论热热闹闹,但是真正的精彩假日计划则并不多见。记者昨日采访了中外家庭的两种过法,颇有启发。
今年“六一”,育才中学初一学生张洋的父母打算让他做些卖报之类社会实践活动。这缘于张洋三年前的一段让他懂得爱和节俭的经历。
通过一次学校间的活动,张洋与胶南山后村小学的王向明成了“手拉手”小伙伴。为了让张洋有个锻炼的机会,1998年的暑假,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了王向明那个大山里的家。5天的生活让张洋这个城里娃看到生活是用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他看到王向明满头大汗地锄草、浇水;他看到这里招待客人的饭桌上是菜多肉少,而不是家里的菜少肉多……随后,王向明也到张洋家住了一周,体验一下城里的生活。
张洋的妈妈说他在这次交流后有了明显的变化,张洋有了节约意识。以前冰糕有10元的不吃8元的,可现在专拣便宜的吃,倒是妈妈担心质量问题,劝他买只贵的。最可贵的是,张洋懂得了爱,看到王向明用得是木铅笔,他就给他买了自己常用的活动铅笔给他;知道王向明除了课本没有任何课外书,张洋就把自己的课外书寄给他。两人的联系从未间断,不仅“手拉手”,而且“心连心”。就在前不久,张洋还选了一堆本子和文具寄给了王向明。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太强了。现在的家长不愿离开孩子半步,过分忧虑他们应对意外的能力。由此衍生出时下并不少见的做法: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轨迹。但是,不知家长有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设计再完美,最终也要由孩子来完成。与其竭力帮助孩子完成设计,不如让他们自己掌握本领,实现人生的价值。
就像张洋,虽然他从山村回来时又黑又瘦,还被蚊子咬了浑身的疙瘩,可是他收获的却是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节俭和爱心,难到不值得吗?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那么外国孩子是如何度过的?记者采访部分在青的外籍家庭后意外地发现,外国人根本没把儿童节当回事,只是会带孩子出去玩玩,因为他们认为父母与孩子一起交流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但是他们都表示不会在“六一”送孩子任何物质的礼物。
外国人“六一”的“礼物”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中国的家庭是孩子为中心,而在外国的家庭中,孩子只是其中的一员。中国的孩子像是家庭的旁观者,而外国孩子则与父母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
许多教师、家长呼吁,让孩子在“六一”这个自己的节日去贴近社会,成为家庭、社会的主人吧!(本报记者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