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北京“放水养鱼”
[4月9日 2:21]
今后,中关村企业登记注册政策将被放宽。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出台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办法》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进行专项审批的经营项目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办理企业登记时,不再审核经营范围,企业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这是全国首例不核定经营范围的地方企业登记注册政策。4月2日,北京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在《营业执照》上没有注明经营项目的公司。

  为适应高新技术迅速快捷的特点,新的管理办法还规定凡是企业经营范围属于需经专项审批的项目时,行政主管部门应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另外,新办法还充分体现了“知本”时代对知识经济的认可,对开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资本所占的比例不再限制,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由出资人协商约定”;为吸引和鼓励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新法规定风险投资机构的注册资本可以根据出资人的约定分期到位,分期缴付的时间和金额由企业根据需要确定,有效地解决了开办企业的资金问题;允许自然人出资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允许外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等。

  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徐景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实际上是依赖《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产生的。因为同以往传统企业相比,该公司发展方向是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制订商业计划,设置股权构架,投入风险资金,把技术成果作为技术资产来经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价值,这种经营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按照以往的注册登记办法,无论是企业名称还是经营范围都将无法核准。

  据介绍,北京市将对注册在海淀区、昌平区科技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丰台科技园、北京电子城的企业,采取这种不再核定具体经营范围,企业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的做法,此举将大大降低行政成本与社会成本,提高双方的效率。本报驻京记者鞠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