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京城商业与“狼”共舞
[4月2日 1:35]
“入世”在即,很多大的跨国公司纷纷“相中”北京市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在北京开业表现出很大兴趣。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黄海局长日前透露,最近美国沃尔玛已经提出将要在京开业的计划,这一消息让京城商业人士着实有些紧张。作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商,自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沃尔玛目前已经在国内投资总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96年8月,沃尔玛零售集团所属公司在深圳兴建的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开业后,其总销售面积3.4万平方米,会员卡制和全低价位的零售方式在深圳掀起一股购物狂澜。开业头3天,沃尔玛购物广场日营业额200多万元,山姆会员店250多万元,刷新深圳零售业记录。可以预见,这种对京城商家来说是“庞然大物”的全球零售业巨头咄咄逼人的态势将为今后几年北京商业出现大跨国公司集中进京的局面拉开序幕,因此,也难怪沃尔玛酝酿进京的消息让京城零售业人士发出“狼”要来了的呼声。

  据了解,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弱势产业的商业零售业,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虽然国内行业竞争度很高,但抗衡外资的竞争力却很低。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大门始终没有对外资打开。自1992年开始,国家才把商业零售业利用外资列为限制乙类,缓慢而谨慎地向外资开放了一角。1992年7月,为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的文件,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等6个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进行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试点。在此之后,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方案,积极利用外资。1998年我国又把商业零售业利用外资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就意味着,国外零售企业抢占中国市场将呈加速之势,越来越多的外国零售企业抢滩登陆,抢占中国的零售市场。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和旅游城市,北京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旺盛的人气指数更是深得跨国零售业的青睐,在沃尔玛之前,一些国外大型零售企业早已经跃跃欲试,为更大规模地进入做各种准备。

  1997年,法国的“家乐福”建起的大型超市家喻户晓,远近居民皆因其商品质量的可信度和合理价位视其为购物的首选之地;抢占广州后的荷兰万客隆,挥师北上,年底在北京市组建了3家超大型连锁仓储式商店,其周期性特价小型批发形式吸引了购物者结伴前往。1998年6月24日,现居日本百货店营业额第一位的崇光(SOGO)集团在北京开办的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开业。据称,这是迄今在北京开业最大的百货商场,其经营目标是“到崇光就能解决一切”,其集零售业的超市、连锁店、仓储式、综合式等四种形态的特点为一体,吸引了大量购物者。不仅如此,普尔斯玛特、伊藤玛特、伊藤洋华堂等各路兵马进军北京,给人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根据北京市商委最新公布的1-2月份北京消费品市场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北京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8.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零销售额10.7亿元,仅占整个市场的3.98%。北京市商委负责宣传的杨新京告诉记者,从数据看,洋商业北京份额不大,但其实带给内资企业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实际竞争的压力。另外,尽管洋商业在京城的“盘口”尚小,但今年1-2月份北京商业外资零售额同比增长28.3%,比内资企业高出8.9个百分点的现状也暗示出,先期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洋商业比内资企业更具有生命力,发展势头不可轻视。种种迹象也已经传递出信号,以2001年为转折,蛰伏多年的洋商业准备以过去几倍的速度扩张。

  尽管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只有19家,加上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采取各种变更的办法越权审批的合资零售企业共有200多家,其销售额仅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这些合资企业的零售总额尚不足40亿元,不到中国社会商业零售总额的0.5%,它们所占城市的市场份额也大约只有5%左右。据中国经济界权威人士指出,目前外资商业尚不足以对中国的零售业构成威胁,但给国内商业企业带来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实际的压力。另外,从它们在短时期内显示出的快速膨胀的征兆,以及从它们拥有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所蕴藏着的发展后劲上看,它们已经对中国的零售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这种潜在的威胁一旦成为现实,将会使中国的零售业受到重创。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商委了解到,“九五”期间,有10家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落户北京,累计吸引外资2.5亿美元。而随着即将加入WTO,我国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后3到5年的时间内,逐步取消外商从事商品流通经营的一切限制,除极个别商品外,外商可以从事各种商品的零售、批发、代理和特许经营,可以合资合作,也可以独资经营,对外商商业企业的地域和数量限制也将逐步取消。可以预见,在当前买方市场的背景下,中外零售商业企业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狼”真的要来了,京城商家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外来商业的冲击,为自己争得一席生存空间呢?

  杨新京告诉记者,外资商业纷纷涌入正说明北京的市场潜力还比较大,不能单纯地将它们进入看作是“狼”来了。从1995年家乐福展览中心店开业,6年来,外资商业超前的规模、技术、管理、观念以及发展的势头,都给北京市本土商业带来竞争和学习创新的机会。他们在不断参与竞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思路,如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各商场之间进行组建。如去年王府井与东安集团的合并为王府井东安集团、燕莎和饮服集团重组为新燕莎集团,特别是今年西单商场、超市发和上海华联超市联手,共同投资成立北京西单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以北京为中心开辟华北市场,大型卖场、食品超市、便利店多种业态并举,稳步发展,计划3年内在京开办500家连锁店,积聚与国际零售商相抗衡的实力。另外,今年北京商委也有一些动作,在今年的“市商委调整创新”研讨会上,提出北京商业要组建“航母”舰队的思想,针对北京受特定因素限制,国有商业比重偏大,今年的工作方向是将大中企业做大,减少或转型一般企业和小企业,尽量使商业退出国有的范围;继续在“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本运作。本报驻京记者鞠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