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八版
 
世纪大抢救――三峡地区文物抢救保护纪实
[3月29日 2:13]

新华社重庆3月28日电

2000年12月28日,中国三峡博物馆在重庆破土动工。这个总造价5亿元人民币、面积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拥有30万件文物的保存空间,将把三峡文物抢救与保护的成果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们评价,随着三峡博物馆的兴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抢救发掘工作也进入高潮。三峡文物折射出中华文明

  大江大河自古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长江三峡地区是华夏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在峡江两岸沉淀下许多人类文明的遗存。本世纪以来,这里相继发现了多处地下古文化遗址,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和涪陵小田溪战国巴王墓地,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完整出土了一套编钟。

  三峡大坝建成后,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包括22个县、市、区。其中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等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水面淹没和移民迁建区范围内存在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亟待人们抢救。

  1994年,为了彻底了解掌握三峡库区文物的状况,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30多家文物考古、古建筑、人类等学科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了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小组,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亲自担任规划小组组长,对三峡地区文物开展了大规模的复查、调查和试掘工作,共记录文物点1282处,勘探总面积300万平方米,揭露遗址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

  通过调查和试掘,在三峡的淹没区专家们发现6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8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古代巴人的遗址和墓地,470处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6处古代枯水题刻和数十处宋代以来的洪水题刻组成的举世罕见的古代石刻水文记录长廊,2处东汉石阙题刻和数十处唐以后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诗文题刻,发现近300处明清建筑物,包括庙祠、民居、桥梁等。

  调查与试掘,使人们对三峡地区的古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俞伟超认为:这些成就充分说明,三峡是中华古文化一个重要的分布地区,它们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996年6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及分县保护规划报告,报告共31册、200万字,确定地下文物点829处、地面文物点453处。人们认为,这个抢救保护规划报告,是又一个三峡工程的设计书。同心协力致力于“世纪工程”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如此灿烂辉煌的人类文化遗产等待发掘和保护,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全力支持。

  从1993年开始,为了三峡工程的全面开工争取时间,全国10个省市的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坝区进行了近万平方米的发掘。在三峡工程坝址——中堡岛遗址上,考古工作者共清理墓葬、灰坑、窑藏、房基等200多座,抢救出中堡岛历史上最后一批宝贵的考古资料。

  真正的难点在库区,按规划专家测算,如果按正常的工作方式,要完成这一抢救与保护工程,至少需要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是,现在最多只有15年的时间。2003年的二期水位、2006年的三期水位、2009年的四期水位,一个接一个的时限,如一道道警报使文物工作者夜不能寐。

  1997年,直辖后的重庆市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就是全国文物系统支援重庆库区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协调会。会上,重庆市文物局与全国31个文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签定了项目协议。9月,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首批进入库区,全国规模最大的文物抢救系统工程——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开工,上百个考古工地同时展开发掘。到今年,来自全国参加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单位已达55家,全国15个省、市,10所院校,22个文博和科研机构也加入其中。如此规模的文物保护群英会,不仅我国过去没有过,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世界文物保护的历史,由此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考古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队员甘守清贫默默地为这块土地奉献着自己的年华。四川大学考古系副教授黄伟患有肝病,但疾病没有挡住他参加三峡文物考古的热情。他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就是中午吃药后可以休息片刻,不像其他考古队员要立即去工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郑若葵研究员,从1994年开始就在巫山考古,一年又一年,他率领的考古队经过多年的发掘,框定了巫山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发现了有“巴墟”之称的双堰塘遗址。郑老师告诉我们,三峡考古赋予中国考古界一个历史的机遇,对每一个参加这场会战的考古学家,都是一种荣幸。

  在三峡考古中,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新的考古手段,许多考古项目都采用了现代技术,多学科合作。在云阳故陵“楚墓”的发掘中,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使用了电探CT、探地雷达等工具,采用了地面波、高精度磁、大地电场岩性探测、地球化学勘测汞等多种物探、化探方法。在对出土文物研究方面,科技工作者普遍采用了碳十四测年法、成份和矿料测年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加速器质谱法、热释光年代断代分析法等方法研究、识别文物。南京大学考古队用重力筛分仪和光透视粒度分析仪等先进仪器对张家湾遗址样器进行研究,推断出巫山大宁河从唐宋以来至少发生过3次特大洪灾,并发现这一地区一度出现过明显的高温期。

  从1997年9月至今,三峡库区已开展考古发掘项目120多处,总计完成13万平方米的发掘任务,勘探总面积达250多万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2000余件、一般文物近1万余件、各类标本数万件。在地面文物保护方面,他们已开展了110多处文物点的资料留取、8处文物点的原地保护设计以及66处文物点的搬迁保护初步设计。去年12月,重庆市还组织了白鹤梁、张飞庙、石宝寨三大项目专家论证会,初步确定了三大项目文物的保护方案。

  三峡考古发掘成果再次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家黄万坡教授在巫山大庙龙骨坡发现距今约204万年的直立人巫山亚种,把中国人类史上推了数十万年。

  随着三峡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峡江地区文明起源、发展,史前文化的脉络已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考古学家兴奋地发现,三峡考古实际上是在长江流域打开另一部可与黄河流域相媲美的“中国二十四史”,从它们之间交相辉映、交流融合的一件件文化遗存中,中华文明的生命活力、包容百川的基因图谱清晰可辨。

  1999年重庆考古队在丰都高家镇、烟墩堡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一下将三峡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向前推了5—10万年。从1994年的调查开始,库区共找到50多处旧石器遗存的地点,其中14处还保留着原生地层,在丰都高家镇还发现一处露天石器制作工场。

  进入三峡地区的考古队还找到5000多年前后的聚落遗址80多处。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在湖北、湖南广泛分布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遗存也存在于忠县哨棚嘴文化遗址中。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在峡江地区打通了一条文化走廊,三峡库区正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通道。

  巴人是三峡库区的先民,大约存在于夏商至西周时期,以勇猛善战、能歌善舞著称。这一古老的部族,多年来是中国历史尚未解开的一道谜。三峡库区夏商至西周的考古发现大大改变了人们过去对这一段早期巴文化知之甚少的状况,已经发现的巴人遗址和墓地已达百余处,使巴文化从商周到战国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完整序列。1996年以来,在巫山县紧邻大宁河东北侧发现的双堰塘遗址,忠县发现的中坝、哨棚嘴、瓦渣地等遗址群,云阳小江之侧的李家坝遗址和墓地,面积都达数万平方米,内涵丰富,是商至汉初时期巴人的中心活动地带。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巴人的建筑、冶金、窑业遗址,可以说已经打开了深入研究巴人社会的神秘之门,巴人的历史面纱正在逐渐揭开。另外,三峡库区发现了秦汉以后的大量城址、聚落、墓葬、建筑、窑业、农作遗迹,为峡江地区文明进程、环境变迁补充了大量的实物史料。

  走进库区一个个设施简陋的文物仓库,一件青铜器、漆器、陶器令人眼花缭乱,不得不惊叹我们祖先高超的创造技艺。到目前为止,仅三峡重庆库区出土的珍贵文物就达上千件,出土一般文物上万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小组组长,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俞伟超教授在《三峡库区出土文物精品集》的序言中充满深情地写道:三峡的文物古迹,上下数万年。这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中形成的一长串历史遗痕。深入研究它们,可以提高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三峡地区的认识;认真思考它们,可以增加对三峡历史的敬意。新华社记者刘刚王松涛王新亚(新华社重庆3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