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又有重大进展。昨天,四方区首批5家社区老年护理院挂牌;今天,市南区浮山医院辛家庄社区医疗康复托老中心、湛山社区照料中心也将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老年护理和社区照料方面的重大进步。
同样是在昨日,市北区利津路管区13个居委会聘请了来自辖区机关、公安、医疗、学校的78人,来担任社区教师和社区教育辅导员。这些社区教师今后将深入社区居委会,通过宣讲等形式向广大居民传授各种健康、文明的科学知识,以满足居民高层次的社区需求。近年来,随着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大军,使社区服务人员趋向高层次、专业化。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服务职能已经转移到社会,其中社区服务成为社区建设的“龙头”。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钟点工”等一般家政服务,而对社区服务需求量和需求面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其中对社区医疗、法律、文化等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更是十分迫切。因此,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由过去的“零打碎敲”转向于全天候服务,所以出现了诸如社区医生、社区教师、社区律师、社区会计、社区调解员等高层次社区服务队伍。
其中居民有了自己的“社区律师”在我省尚属首次,日前,金石阁等律师事务所受聘相继走进了16个街道办,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协助社区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引导居民以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接受居民的法律咨询,此举满足了居民对自身知法学法的需要。医生走进社区,部分实现了我市“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医疗保健目标,大量的社区卫生站、康复中心近年来出现在大街小巷。居民在家中打一个电话,医生便会马上上门服务。市内四区的社区文化员也是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家庭,及时给居民提供各种健康、科学的生活信息,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此外,随着居民对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育基地涌现在社区中,使社区建设出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良好局势。如近来出现的健康教育基地、交通法规教育基地、金融证券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花卉知识教育基地等,居民们在闲暇之余或定期在教育基地开展各种活动,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张玉王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