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上海“特色园区”论
[3月19日 2:26]
如果一定要给上海在“九五”期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新兴产业领域的飞跃式发展加上一个注脚的话,那么“园区”将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语汇。

  有数字显示,单是去年上海高新区所属六大园区的技工贸总收入就突破1000亿元。“《财富》全球500强”的跨国大企业中,已有60余家在区内设立了生产基地或研发机构。专家阐述:这六大园区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快、投资回报率高、创新实力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的增长源。“一区六园”业已成为上海“十五”规划中的新名词之一。

  看园区如何找准定位

  上海高新区,即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金桥现代科技园区、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和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就是“一区六园”,堪称上海新兴产业的“六颗明珠”,上海为这“六颗明珠”的定位十分明晰:“十五”期间,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它们将成为引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心引擎”。

  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自身定位也很明确:金桥现代科技园重点突出了以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为领头羊的电子产业,它还将筹划引进一批以微电子产业为主的项目,加快形成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一体化的新兴电子产业群,并力争提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将重点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力争在世界软件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同时在未来10年之内,张江园区将引进若干条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初步建立起上海集成电路开发、制造的“产业链”,争取形成上百亿美元的产值规模,高起点地推进上海乃至全国信息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则正大力开发世界前沿领域的离子交换纤维、耐火耐温纤维等新型材料,并积极探索纺粘、热融等新工艺,提升新型纺织产品的档次,使其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已吸引了148家留学人员企业和大批技术成果,重点开发国内外市场紧缺的新型功能材料,如陶瓷材料、纳米过滤材料……

  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以钻石加工和服装服饰加工为主体的都市型工业园区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并写进了上海市“十五”规划:到2005年,上海内环线两侧将崛起一批以街道为单位、与环境相和谐、就业方便、配套服务优良的都市型工业楼宇和一批面积3-5万平方米的标志性都市工业园区。

  如果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发展顺应了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和都市型工业的大方向,那么高校产业园区(大学城)的崛起则与其周边丰富集中的高校资源休戚相关。正所谓因地制宜,上海杨浦区有关部门对高校园区定位的阐释是:利用该区高校集中,是上海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的优势,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发展空间。这一校区和园区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下的新园区将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孵化基地。

  许多高校产业园区还与上述的都市型工业园区相互渗透,再创新的园区模式。部分街道参与“大学城”建设,如投资和服务复旦科技园、五角场软件园、同济科技一条街等新项目,吸引大学科研人才到街道的经济园区发展。园区内新设立的中试厂房、孵化用房、软件设计中心等已成为各大学科研人员抢滩争租的好地方。据悉,目前杨浦区街道经济园区的规模已达16.8万平方米。

  最后要提到的是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如果把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利用也称之为一项产业的话,那么上海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则是促使该产业发展升级的一只助推器。去年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上海市出国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已逾千家,总投资超过两亿美元。

  显而易见,即使同是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关联,上海的园区建设还是根据城市产业发展导向的侧重点的不同结合园区自身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了不同的园区定位,形成了多元的园区发展模式。

  看园区服务如何创新

  园区服务靠什么?今年年初,张江高科技园区第一个“硅谷式”住宅小区———胡姬花园投入使用,在园区工作、生活的创业者足不出户,就可通过因特网随时与海内外联系。据了解,这是一个按美国“硅谷”的网络小区标准设计建设的住宅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集商务办公和居住功能于一体,敷设通信传输光缆,建有百兆级局域网,并与每个独立的单元相连结。而园区的部分创业者告诉记者,达至一定规模和层次的硬件设施只是成功园区所具备优势的一个方面。

  去年9月新成立的“漕河泾开发区新经济园区”,地靠沪杭高速公路,可它们不满足先天的地理优势,把眼睛“盯牢”近年来飞速成长的内资企业,出台的优惠政策招招“绝”:安家园区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可返还所得税和营业税的35%,个别税额大的企业还可适当提高返还比例;从漕河泾开发区孵化基地“毕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以及其他“脑袋满,口袋空”的新兴科技企业均可获得为期1年的“零租金”厂房(同样的策略张江也仍在实施),以免创业之初资金方面的“尴尬”。

  据悉,这个园区是漕河泾开发区在松江区置下的“飞地”,“飞地”本身就是漕河泾开发区走“区区合作”创新之路的结果。据开发区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各个开发区的优势,它所产生的各种优惠政策将使更多的新经济企业直接受益。

  抛开最基本的税收优惠政策,张江的“聚焦战略”则更见实效。去年4月始,想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外国投资者和留学生就大大省心了,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把办公桌搬进了园区,现场解答投资者的各种疑问,由此确立了上海市工商职能部门处长每月一次、局长每季度一次的现场联合办公制度。工商部门还在全市率先以张江园区试点两套新的管理模式:一是“宽进严管”的机制,即在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管理;二是推出了并联审批制度。

  另外,现在注册张江的审批环节已经大大简化,工商从受理注册到发执照从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招商中心与企业签定房屋租赁协议从7个审批环节压缩到1个环节,留学生资质认定当天就能办结,外资项目的审批从工商受理之前的10个工作日简化为与工商登记同步进行,7个工作日就完成。

  去年年末,记者又得知,我国20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已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科技智囊团”成员,为张江园区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其中,一些著名科学家还亲自领衔加盟了园区的创业队伍。据说他们都是我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基因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软件和管理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这使园区的总体目标层次得以提升。

  在有关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数不清的优惠政策里,记者还特别记住了一项最不起眼儿的小优惠,那就是,如果你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的公司内上班,那么在某个日期之前你所购买的私家车将享受一系列的优惠,包括免费提供车牌照、享受优惠车价、免费提供第一年车辆基本保险费、在原7500公里免费保养基础上增加至15000公里免费保养、免收车辆出库费,另赠送三角警示牌及随车工具、免费享受验车、上牌、按揭等一条龙服务。这又使记者想起了张江园区金仕达公司里那些年轻的创业者的话:其实优惠的租金抑或税收对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所选择的园区的氛围,其中包括了硬件及软件的设施配套,还有人们对你所持的态度。

  另外必须提及的一点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借鉴“硅谷”的经验,建立了园区担保基金,设立了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扶助入驻园区的中小企业创业;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据悉也设立了1000万元风险投资资金,并正在探索引进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尝试建立中外合资的孵化器。这些都表明,营造园区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和新环境也是园区完善其服务体系,与国际成功的园区模式接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报驻沪记者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