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在人民会堂举行的外派劳务咨询会出现火爆场面,许多参会企业带来的企业简介和招聘信息被一抢而空,不少企业不得不紧急复印以应付局面。然而在火爆场面的背后,不少企业却感叹,高级打工职位难觅人才。
据介绍,参加昨天咨询会的有37家企业。上午九时一开门,各家企业的摊位立刻围满了前来咨询的人。据统计,到昨天下午3时,就已经有近5000人光顾了咨询会。有关人士预计,随后两天会有更多的人参会。在平度市劳务输出管理处的摊位前,宋军副主任正忙着给人们介绍情况。他对记者说,今天的情况有点出乎意料,我们没有想到来咨询的人这么多。早上带来的1万份宣传材料已经发出去了近4000份。500份招聘简章不到1小时就被一抢而空,没办法我们不得不紧急复印了300份,但是不久又被人们拿光了。
据介绍,构成巨大人流主体的多是下岗工人,以30岁到40岁的女性为主。青岛华龙国际经贸公司综合部王经理说,从今天来咨询的人流看,老百姓对出国打工非常感兴趣。公司今天的收获很大,仅填写了相关表格的人就有200多。但是高职称、高学历、有专长的人并不多。像计算机软硬件、机械工程师等高级职位难以找到合适的人员,这反映了青岛外派劳务市场的结构还不合理。
据初步统计,这次咨询会为市民提供了110多个出国打工的行业和工种。技术类型的有计算机软硬件、机械工程师等等,一般的有建筑工人、厨师、服务生等。在不少公司的推介中,新加坡业务尤为抢眼,但赴新的价码也相对较高。有关人士分析,新加坡业务走红主要是因为新加坡与国内的环境比较相似,外语要求相对较低,与青岛外派劳务的整体素质水平相适应。
据有关人士介绍,本次外派劳务咨询会是我市第一次由政府部门出面举办,为市民提供大量的劳务信息和比较准确的政策解释。据了解,这次咨询会不仅吸引了众多的青岛市民,而且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企业和市民。昨天来自烟台、威海、德州等地区的一些企业和市民也赶到现场,寻找合作的机会。(本报记者苏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