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受政策利好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让所有的投资者都羡慕不已。B股市场正给投资者带来某种错觉,即增量资金源源不断入市,投资风险可暂且撇在一边。但事实又如何呢?投资者恐怕应当对增量资金的推动效应作冷静思考。据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统计,2月26日至3月1日通过该行划转入沪深B股市场的外汇资金约计1.1亿多美元。与该行所拥有的23亿美元居民外汇储蓄相比,转入股市的1.1亿多美元只占不到半成。开户数的剧增,与入市外汇资金数不成正比,说明新转入B股市场的主要是散户的资金。
随着B股成交量放大,必然出现场内获利资金出逃现象。对新入市的境内散户来说,风险将不可忽视。一边是已获利的机构、大户资金渐渐退出,另一边是尚无利润可言的散户资金蜂拥而入。如果退出的资金不认同连续涨停后的B股指数,市场将出现相对痛苦的调整,而入市较晚的散户没准只是“解放”了前期被套的大资金。
其实,对内开放并不能解决B股市场的核心问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欠佳才是B股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融资功能在近年几乎丧失,B股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以沪市B股为例,1998年前发行的B股上市公司占总数的九成,1999年和2000年以后招股的各只有1家公司。B股的“老弱病残”充分反映在产业结构上,大部分上市公司属纺织、机电、轻工等传统制造行业,却难觅计算机、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企业。
产业结构上的缺陷,使B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明显逊于A股上市公司。在沪市B股中,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高出0.3元的绩优股仅上菱B股和东信B股两家。而2000年中期亏损的沪深B股上市公司共有17家,亏损面为14.91%。退市机制实施后,B股亏损公司同样面临重组与退市的时间赛跑。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缺陷还直接导致B股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若不依靠资产重组“换血”,现有B股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很难提高。
市场不应夸大增量资金对B股上涨的推动作用。原先作为一个离岸资本市场,B股投资并不缺资金。境外投资者在90年代初曾对中国的B股市场寄予厚望,但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使他们失望而归。如今国内投资者满腔热情地参与B股市场投资,把握不好同样有失望而归的可能。赵建祥